第 53 章 自己與自己競爭最...(2 / 2)

重生之我要紅 陳戟 9177 字 11個月前

“急急急急急急——急死我了!!為什麼每個人話都這麼多??為什麼不能直接一次性宣布完所有獎項啊!”

“頭一次追頒獎……好折磨……還有幾個獎才到啊……”

“……”

“來了來了!”

“那麼,今年獲得我們最佳女主角的是——”

負責頒布最佳女主角獎項的男演員把手往後一伸。

“我的確不喜歡你。”

“我愛你。”

屏幕尚未亮起,這句經典台詞就讓人知道得獎的是誰了——

“《算是個愛情故事》,秦尤!讓我們恭喜秦尤!”

秦尤在攝像機掃過來時露出了一個標準的微笑,她沒有費勁去裝驚訝,因為本來所有人就都已經默認這個獎項是她囊中之物了,那麼如果她再搞驚訝謙虛這套,反而顯得“過度謙虛就是自負”了。

她自信地從椅子上站起來,接受了周圍所有人的祝福,然後意氣風發地在如雷般的掌聲中朝台上走去。

而本應在此刻僅次於秦尤開心的秦尤粉絲們卻再次炸了。

顏青的支持者倒是真的很開心——她們就說了吧!!!魏婧粉絲在放什麼狗屁!什麼魏婧的表演是一騎絕塵的優秀,毛線!明明顏青才是最佳!之前那個獎項就當評委沒眼光吧,這些個評委眼睛終於正常了!

魏婧的支持者就非常不能接受了。

“什麼鬼???我說這些評委是不是被私人情緒影響了?最佳女主顏青,最佳影片《算是個愛情故事》?我服了,不能因為這電影講的是娛樂圈的奮鬥故事就偏心它吧??”

“對啊,真的無語,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算是個愛情故事》是娛樂圈人自嗨才被捧得這麼高吧?”

“我去,你們魏婧粉絲真會扣帽子啊?這就是自嗨了?明明《算是個愛情故事》最開始的宣傳都和女主的娛樂圈奮鬥沒什麼關係,明明是

宣傳的be美學好不好?”

“……”

“路過,我能不能講一句,其實單論表演難度,秦尤演《美麗計劃》才叫真的難吧……如果不是《美麗計劃》確實沒啥內涵不適合衝獎,不然難道不是這才該是秦尤演技超群的體現嗎?”

“弱弱地支持一下,其實我也覺得小艾對秦尤是突破最大的角色了……”

“哈哈哈哈哈笑死,彆說,還真是,以秦尤的形象,要說服彆人她是顏青或者她是魏婧都還挺簡單的,要說服彆人她是個戀愛腦女大學生可不是一般的難啊”

“能不能彆喊小艾戀愛腦?說一萬遍了她不是戀愛腦!她追學長又沒有耽誤過自己的生活,反而還變得更好了,能不能彆學個詞就亂用啊?”

“我真是服了,有你們什麼事啊?顏青的表演還算細膩,和魏婧爭一爭最佳女主也就算了,有小艾這個青春片女主什麼事啊?”

“哎你——”

“……”

“最佳女主角——《欲壑難填》,秦尤!”

“今年的最佳女主角——《算是個愛情故事》,秦尤!”

“……《欲壑難填》,秦尤!讓我們恭喜秦尤!”

“《算是個愛情故事》,秦尤!”

“秦尤!”

“秦尤!”

“秦尤!”

隨著秦尤在各大頒獎典禮上狂攬獎項,原本隻是小吵小鬨的顏青與魏婧粉絲之爭,也因為這兩個角色獲得的獎項實在過於平均了,而鬨得越來越大了。

終於,在某一個莫名其妙的晚上,兩方終於吵上了熱搜。

而圍觀群眾則緩緩地打出了一個問號:啊?

“這是……在吵什麼?不管哪個角色得獎,領獎的不都是秦尤嗎?這也要吵一下的嗎?”

“天哪我不光沒有任何驚訝而且還有點想笑怎麼辦,感覺我已經習慣秦尤的粉絲互相吵架了()”

“震撼,可能這就是獨孤求敗吧……感覺秦尤的粉絲每次吵架都是跟自己在吵”

“好逗,這是可以說的嗎?”

圍觀群眾們紛紛表現著自己的一頭霧水,倒是沒有看見粉圈吵架吵上熱搜應有的厭惡,反而還有點被逗樂了的感覺,主要是秦尤粉絲到底咋回事啊……每次吵架吵出大動靜的時

候都是這種奇怪的內.戰……

“我去,他們吵得好認真啊,給你們看看——轉發《論為什麼顏青更應該獲得最佳女主角》,轉發《論為什麼魏婧更應該獲得最佳女主角》”

“……”

“……”

“論:為什麼顏青更應該獲得最佳女主角”

“我注意到有些魏婧粉絲在刻意弱化顏青這個角色的表演難度和人物深度,所以我不得不站出來講一下我的想法”

“首先,我承認,由於題材和人設所限,顏青不如魏婧那麼有戲劇性,那麼傳奇,劇情和人設上相對溫吞,但是這不代表她就相比魏婧是個普通的角色了”

“魏婧的表演難度在於要演出一個本不應該那麼強勢的人強撐著展現出強勢的樣子,甚至有時候不光騙過了他人,就連自己也被騙到了,要給觀眾這種多層次的體驗確實不易,但顏青也一樣是多層次的角色,隻是很多人選擇忽略了這一點而已”

“但我們首先看顏青出場的第一幕戲,她去試鏡,很多人覺得這一幕隻是李寒香為了塑造顏青不得誌的形象,快速地拉起觀眾對她的同情或共情,但在這裡,秦尤要表現出來的遠不止是一個鬱鬱不得誌的女演員。”

“她不得誌,但清高,她心中還有對表演的追求,但同時她要壓著這份清高不能表露出來,畢竟她不想惹怒這個一看就不在乎她的演員夢的選角導演”

“這個人設或許很常見,但真的好演嗎?”

“我們不要忘記,顏青在演藝圈打拚了十年都沒有出頭這個設定並不是最初就給出來了的,我們要到電影的後半段才知道這件事”

“所以這個鏡頭對於秦尤的要求瞬間就高了起來”

“因為如果再多一份清高,那麼顏青身上那種經過十年籍籍無名後的疲憊就不會那麼明顯了,給人的感覺會更類似於——這個角色是不是剛進入這行,還對這行抱有幻想?應該是剛做了一兩年演員的年輕人吧?再加上秦尤本人的年齡與形象,很容易就會把觀眾往這個感覺帶”

“但如果再多一份疲憊,她身上那種堅韌的從未想過放棄的感覺就又不夠明顯了,會讓人懷疑如果這次試鏡失敗,她是不是就要放棄做演員了?”

“這種度是很難把握的,如果電影一開始就告訴我們顏青</p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