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章 《欲壑難填》(2 / 2)

重生之我要紅 陳戟 8751 字 11個月前

但傅非曲想表達的核心思想肯定不是“騙子能賺大錢”,他的每一個鏡頭其實都帶有一種極其危險的暗示——女主其實是在萬丈高空走鋼絲索,沒錯,她現在還沒掉下去,但隨時都有可能墜落。

而且她已經停不下來了,這不是一條可以返回的道路,她也不想停下來,她的欲望已經徹底膨脹,於是哪怕結局一切都好,但所有人都知道,她隻能一直向前走,向前走,在鋼絲索上一步一步向前,直到墜入萬丈深淵。

更關鍵的是,從影片最後那

種令人暈眩膨脹的氣氛中走出來後,觀眾的理智回籠,他們很快就會意識到,女主如果最初沒撒那個謊,憑借她的聰明與才乾,走正道的話,她原本也該過上幸福富裕的生活,而且不需要擔驚受怕。

於是令人目眩的幻影褪去,鋼絲索下讓人看不透的陰雲散去,露出了一條通途坦道,這個原本的好結局,看上去也就沒有那麼美妙了。

這也就是這部電影“叫好”的部分。

欲壑難填啊……

人總是有一便想二,甚至還沒拿到一,隻是有得到一的能力,便開始想二。

傅非曲後來是這麼評價他的女主的。

“她有能力,隻是她的野心比她的能力還要大。”

秦尤很喜歡傅非曲的這個劇本,雖然她不知道傅非曲為什麼說她適合這個角色,如果她心思敏感點,可能已經要想了——這是什麼意思?傅非曲是覺得她野心勝過能力嗎?

不過秦尤無所謂,如果傅非曲真是出於這個考量才決定邀請她出演這個角色,那她巴不得傅非曲這麼想。

而且某種意義上,傅非曲也沒看錯她,前世的她可不就是這樣嗎?長著一張平平無奇的臉,卻非想在世界上最看臉的行業裡打出一片天,這種“我偏要勉強”和女主確實有幾分相似。

秦尤沒打算問這個自找羞辱的問題,傅非曲卻是早早做好了回答準備的。

他覺得秦尤看完劇本,沒準會犯嘀咕——其實不是他覺得,是他叔提溜著他的耳朵說的:“誒喲我的老天爺誒,小蛐蛐你可真是太會講話了,指著一個毛病一大堆的角色對演員說,你絕對適合這個角色!這個角色非你不可!我很想讓你來演這個角色……你是不是還覺得你在誇人家啊?!”

“你這麼說,哪個演員心裡不犯嘀咕?!我們做導演的呢,為了拍好戲,就得把整個場子的人都整得服服帖帖的,你叔叔我已經熬成婆了,我當然可以這樣說話,那演員就算心裡嘀咕也不會傻到不接我的角色,你啥都沒拍過就敢這麼講,你這是生怕自己找得到好演員啊!”

“我們老傅家個個能說會道,怎麼就出了你這麼個不會講話的……”

被訓了一頓的傅非曲有點委屈,但也覺得他叔說得很對,但他又糾結起來了,直接告訴秦尤他覺得她適合這個角色,並

不是因為覺得她人不好,會不會顯得太刻意呢……

而且他和秦尤還不熟,就要講這麼掏心掏肺的話嗎……(掏心掏肺:?我的詞意是這樣的嗎?)

糾結之下,他還是決定當個鴕鳥,把頭先埋起來,等秦尤問了再回答,等埋頭的沙子被人刨了再抬頭吧……嗯……

誰想到秦尤壓根就沒問。

秦尤看完劇本後,給傅非曲發了幾個問題,基本都是關於幾個態度模糊的配角是怎麼看待女主角的,因為傅非曲的劇本暫時還有點青澀,有些地方也不知道是他就喜歡這麼寫,還是能力不足,寫得比較含糊,對觀眾來說這點含糊可能不是大問題,還能引發他們的思考和討論,但對於演員來說就是很大的問題,秦尤得弄清楚到時候拍攝時,自己和這幾個配角的互動該是什麼模式。

傅非曲一邊感動——這個演員看劇本好認真哦!

一邊糾結——她怎麼沒問我為什麼覺得她適合主角呀……我答案都準備好了……

其實他選中秦尤的理由很簡單。

那天他在片場跟著他叔學習,他叔拍完第一場,也就是顧四峰和劉宇寧的戲後,就跑去誇他們了。

他叔覺得自己講話聲音很輕,但他叔上了年紀,自以為的輕聲細語其實都能把彆人吼得腦殼嗡嗡。

所以他隔了老遠也能聽見他叔在說些什麼,他還忍不住在心裡吐槽了一下——他叔這工作態度,太職場老油條了吧!居然讓演員當混子……就算是商業大片,難道不也該儘力讓所有演員發揮到最好嗎?哪有讓好演員遷就差演員的道理,難道不該反過來,將好演員作為標杆,讓其他人努力朝這個標準看齊嗎?哪怕要一遍一遍磨,一遍一遍教……雖然這樣是辛苦了點,但這不就是導演的作用嗎?

傅非曲這就是還沒被現實毒打過,等他自己正兒八經導上一部片子就知道了,有些演員那就是天生缺了一竅,他說破嘴皮子都沒用的,再怎麼折騰也就那樣了,要麼讓好演員放飛成就他或她的角色,要麼就是強行把長板折斷去達成電影的和諧。

而且他也沒考慮成本,乍一想,好像投資小的小片子才要節衣縮食,哪哪都得考慮節省成本,拍商業大片的話,手就鬆多了。

但這是不可能的。

像《B計劃》這樣的片子

,每多拍一天都是在燒錢,甚至雇幾個人真往火堆裡扔紙幣可能也比它燒錢的速度慢一些,所以傅導哪有那個火星時間去一個個調教沒天賦的演員哦。

跑遠了,重點是,他叔自以為小聲地誇了幾句顧四峰和劉飛寧,但實際上,隻要支棱起耳朵,隔得遠的人也能聽見。

比如他,比如一些恨不得當沒聽見的演員。

再比如秦尤。

他隻是因為尷尬得不知道該朝哪看才好才到處亂看了一圈,就正好看見了秦尤聽見了他叔那句話時的表情。

她緊抿著嘴唇,眼中似有熊熊的烈火在燃燒,她嘴角寫著不甘,眼角寫著不滿,眉梢間則滿是渴望。

其實從傳統的“溫良恭儉讓”價值取向來看,秦尤這種反應是很不好的。

——傅導又沒有針對她,隻是在誇顧四峰和劉飛寧的同時,順帶貶了一下其他所有人而已,這也要生氣?那平時不得氣死了?而且那可是顧四峰和劉飛寧,他們比其他演員強難道不是公認的嗎?

要是有人說一個演員“你演技比顧四峰和劉飛寧差誒”,他的第一反應肯定不是生氣,而是開心——哦喲我什麼水平就能和這兩位大神比了?開心!今晚吃大餐慶祝!

所以,秦尤的反應,用網絡上的流行語來講,就是這個人心裡“沒有b數”。

你是個什麼東西?一個剛紅沒幾天的小演員,導演誇影帝影後的時候沒捎上你你就要生氣?我的天你也太沒b數了吧!

——大概會被這樣說吧。

“自知之明”,“人貴有自知之明”——這才是大家會讚賞的品質。

所以其他聽見這句話的演員,頂多麵露尷尬,但沒一個表現出不滿的,甚至包括比秦尤紅得多,資格也老得多的施睿嫣和李嫣二人,她們不是比秦尤掩藏得好,而是真的沒有不滿,她們的腦海中,其實是完全認可傅導的話的。

自己的水平就是比不上顧四峰和劉飛寧啊,這有什麼好生氣的,而且他們倆那是老天爺賞飯吃,她們倆這種凡人沒法比的,天賦差距在那好不好!

她們現在這樣就已經很好了,絕對不會有人因為她們倆演技比不上顧四峰和劉飛寧而指責她們不夠格當演員的——這種話不是純扯淡嗎?

她們要是因為傅導的話生氣的話,豈不是

</p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