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初傳不久的魏晉南北朝時,曾經把壁畫中的飛仙亦稱為飛天,是飛天、飛仙不分。
之後隨著佛教在中國的深入發展,佛教的飛天、道教的飛仙在藝術形象上互相融合。
敦煌飛天指的就是畫在敦煌石窟中的飛神,後來成為中國獨有的敦煌壁畫藝術的一個專用名詞。
敦煌飛天從藝術形象上說,它不是一種文化的藝術形象,而是多種文化的複合體。
飛天的故鄉雖在印度,但敦煌飛天卻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
它是佛教天人和道教羽人、西域飛天和中原飛天長期交流後融合為一,具有龍國文化特色的飛天。
它不長翅膀不生羽毛、沒有圓光、主要憑借飄逸的衣裙、飛舞的彩帶而淩空翱翔。
敦煌飛天可以說是龍國藝術家最天才的創作,是世界美術史上的一個奇跡。
它從莫高窟創建時就出現了,從十六國開始,曆經十個朝代,曆時千餘年,直到元代末期,隨著敦煌石窟的建成而消逝。
在這千餘年的曆史長河中,由於朝代的更替,政權的轉移,經濟的發展繁榮,中西文化的頻繁交流等曆史情況的變化。
飛天的藝術形象,姿態和意境,風格和情趣,都在不斷地變化,不同的時代、不同的藝術家,為我們留下了不同風格特點的飛天。
後世更是圍繞敦煌飛天創作出了各式各樣的藝術作品,有畫作,有戲劇,有,亦有音樂等等。
“有音樂嗎?我好像沒有聽過跟敦煌飛天相關的音樂啊?”就在這時候,一個法國學生好奇道。
“是啊!我也沒有聽過,倒是畫作和戲劇在網上看過不少,但是音樂還真的沒有聽過呢。”
“秦先生,你說的是真的嗎?真的有關於敦煌飛天的音樂嗎?可以說一個歌名嗎?”
聽到一群法國學生很是好奇的發問,不僅僅是法國,就連本國的學生也都發問了。
這不由得讓秦遠有些懵了,據他所知在他的前世有一首由島國音樂家姬神創作的《千年的祈禱》,就非常符合敦煌飛天那種西域風情又縹緲空靈的感覺。
難道這個世界沒有這首曲子?
一念至此,秦遠立即拿出手機搜索了起來,然後還真的被他發現這個世界並沒有這首曲子。
也難怪眼前的這一群學生會這般發問了。
見狀,他笑了笑,道:“看樣子是我記錯了,不過不要緊,不就是一首有關於敦煌飛天的音樂嘛!
你們要是想聽,我今晚回去就作一首給你們聽聽,伱們看怎麼樣?”
“秦先生,何須今晚,依我看不如就現在吧!
畢竟網上傳聞你擁有七步成曲的逆天才華,你的粉絲將你誇的神乎其神,都感覺你快要成仙了。
今天既然有這麼好的一個機會,你不然跟我們展示展示,讓我們見見世麵吧!”
就在這時候,站在方龍大師身邊的一個麵容英俊的男人滿是戲謔的說道。
說話之人不是彆人,正是當初被他在琴技方麵吊打過的張博華,當日他的碾壓之勢讓這個男人顏麵儘失,顯然他已經被眼前這個男人記恨上了。
隻是這件事情都已經過去一年之久了,眼前這個男人竟然還記恨自己,這心眼是真的小啊!
“博華,你這是乾什麼?現在秦先生哪裡有時間作曲,你不要搗亂。”
聽到張博華的話,方龍冷冷的瞪了自己的這個徒弟一眼。
接著又將目光移到了秦遠的身上,然後陪著笑臉道:“秦先生,你不要理他,都這麼大了,還如此的不懂事,實在是太讓我失望了。”
“方老師,我們其實也挺想見識見識秦先生現場是怎麼作曲的,要是能夠見識到,那可是莫大的榮幸!”
“是啊,我也在網上看到過秦先生現場作曲的畫麵,今天要是能夠親眼看一次,那一定很有意思。”
就在這時候,幾個法國老師也很是期待的看著秦遠開口說道,不過與張博華想要讓秦遠出醜不同。
那幾個外國人是真心想要見識一下秦遠的厲害,畢竟現場作曲這樣的能力可是舉世罕見的。
聽到周圍發出這樣聲音的人越來越多,秦遠就是想要拒絕也有點困難了。
說不定還會被人詬病他之前在視頻裡麵呈現的樣子都是他裝出來的。
他本不想賣弄的,但是此刻眾人都已經將他架到這個地步了,他已經無路可退了。
既然如此,那他也隻能勉為其難的賣弄一把了。
想明白後,他對著眾人笑了笑,道:“既然大夥都對現場即興作曲這麼感興趣,那我就小露一手了。
不過要是作的不好,還請各位莫要見怪啊!到時候可不能嘲笑我。”
秦遠一臉的笑容,言語之中滿是謙虛,讓人生不起絲毫的反感。
這種情況之下,他就算作出來的曲子不合眾人的胃口,也不至於引人不滿。
“秦先生,你能夠有勇氣現場即興作曲,就已經非常的厲害了,我們又怎麼可能會嘲笑秦先生你呢!”
“就是,誰要是敢嘲笑秦先生,我第一個不答應,再說,我們絕對相信你的實力,你就放心的作吧!”
“既然大夥都這麼說了,那我就獻醜了。”
秦遠說著,就將他的平板電腦從背包中拿了出來,接著手指就在音樂製作軟件上快速的操作起來。
現場沒有樂器,也沒有演奏樂器的樂隊,關鍵這裡也沒有錄音室。
因此想要快速的製作曲子,就隻能靠虛擬樂器了。
而對於虛擬樂器的操控,秦遠早就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加上《千年的祈禱》這首曲譜就印在他的腦海之中。
所以對他來說將這首曲子製作出來完全就是小菜一碟,唯一比較麻煩的就是裡麵的人聲部分。
原本的版本,裡麵的人聲是用島國語言來唱的,但是現在顯然不合適用島國語。
他得使用龍國語言才對,最好是帶有濃濃的龍國曆史風味的古語。
一念至此,他立即就想到了周朝時期的官方使用語言,也就是所謂的“雅言”。
雅言主要流行於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特彆是河南洛陽音,而正好河南洛陽有一個龍門石窟。
因此用雅言將《千年的祈禱》這首曲子重新詮釋一遍,那感覺絕對杠杠的。
想到這裡,他沒有絲毫的猶豫,立即就行動了起來,隻見他僅是花了五分鐘的時間就將伴奏做好了。
之後,他就拿著麥克風,然後示意在場的學生都安靜下來,接著他便開始進行了人聲部分的製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