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珩媳婦,你瞧瞧,這些夠不?”
“可以了嬸子,這些可以足夠用好幾次了,這東西也是常見的,用完了再來割就是了。”
兩人從田間一路走回來,路上偶爾遇見村裡人,都好奇她們割這草回家做什麼用,割了那麼一大把,難道還能吃不成?
孫家嬸子隨意扯了個幌子便糊弄過去了,石頭這個情況,她聽宋甯說了還會傳染的呢,這種事情,最好還是不要讓村裡人知道為好。
回到孫家,宋甯教了她該怎麼處理那些燈籠草,囑咐她萬一孩子發熱了,還是要請大夫來看看的。
用燈籠草煮好一鍋水,盛出來放著,待到水溫合適了,再給孩子洗洗。宋甯陪著有些六神無主的孫家嬸子做完這邊,直到水溫合適了,要給孩子洗洗,她這才離開。
回到家,她便與杭書珩提起了這個事情,“石頭那孩子,應該是出水痘了,我今天教了孫家嬸子去割燈籠草回來煮水給孩子洗洗,希望能幫到他們。”
隨後她又問,“這水痘在古代叫什麼啊?”
杭書珩想了想,說道:“應該叫痘瘡或是皰疹之類的吧,具體我也不是特彆了解,那孩子怎麼樣?發熱了嗎?”
“倒是還沒有發熱,隻是身上出了不少水泡,依我估計,今晚說不定就要發熱了。”若真是出水痘的話,大概率肯定是會發一場熱的。
當天夜裡,孫家的石頭便發熱了,當時已經是深夜,體溫並不是非常高,孫喜來與石頭娘兩口子便用濕帕給孩子敷額頭和擦拭身體。
直到天亮,還未退熱,孫喜來便匆匆出門去村尾請來了村裡的那個蹩腳郎中。不是他想請這個蹩腳郎中,隻是這村裡也就那麼一個郎中,若想請彆的郎中,還得到彆的村去請,再或者到縣城去請。
誰能想到,他為求方便快速,請來的這麼個蹩腳郎中,卻是給他們一家帶來了一個不小的麻煩。
那郎中一大清早,早飯都還沒著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