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火滅了,起風了 2(1 / 2)

月上枝頭 續杯拿鐵 3487 字 11個月前

《月上枝頭》全本免費閱讀

火災以後,照理說呢,是要清點盤算物資的。加上安濟坊原本庫房裡的東西和賬目上的就對不上,謝雲初原以為知府大人以及和安濟坊有牽連的官員商賈們會著急布置人手,偷天換日。可是讓人在現場守了三日,除了每天有些零散的工人幫著清理燒毀屋子的那些殘骸以外,安濟坊彆的屋子裡一個人也沒有。

“大人,這安濟坊的那些大夫,小廝,雜役呢?怎麼一個人也沒有?”一個黑甲營的軍士打扮成普通隨從的模樣,和韓守康一起,坐在廢墟旁邊的涼亭裡。他嘴裡叼著根草,看著空蕩蕩的院子,實在是好奇。

“彆急啊,”韓守康學著他的樣子,也找了根草,在手裡把玩著,“這水裡的老王八被逮住了,那些小蝦米們,不得看看情況麼。更何況......他們就是想出來,也未必出得來啊。”

原來,安濟坊管事被抓,一開始還不願意鬆口,想要撐些日子,等自己的主子來救。可是論刑訊,那謝雲初可是一等一的好手。多少敵國的探子都沒熬過他的手段,更彆說這樣一個小小的管事了。

也不用上什麼大刑,謝雲初不過是讓手下人扮作他主子派來的死士,在半道上假裝要殺他滅口,那管事的心裡最後一道指望就輕鬆瓦解了。

他為了保命,一股腦兒交代了不少事情。謝雲初聽了半天,大多其實都是些渾水摸魚,私吞朝廷撥款,虛報賬目之類的事情,他讓人抄了一份口供卷宗給唐公送去,而他自己,最在乎的是安濟坊這些年來和各級官員的往來,以及這裡和軍械案的牽連。

偏有意思的是,這些事情,管事都聲稱隻知道個大概,不清楚具體內情。

“大人啊,您說的從西北因為戰亂逃難而來的難民。今年過年前後,安濟坊的確接到朝廷急發的調令,調走了當時坊裡九個大夫和二十二個小廝,火速趕往西北,一路陪著當地的難民遷居東南富庶之地。這調令來得出奇。西北距離咱們杭州,遠不止千裡,這一路上這麼多州縣,哪裡沒有大夫,偏挑遠的調,還說是急令,我們接到調令的時候也很詫異。但是畢竟是朝廷的調令,也不敢違背,就讓大夫和小廝們匆匆收拾了行李就上路了。”

管事坐在臨時改建的密牢地上,看起來也是一臉委屈的樣子,“說起這事兒,真的是冤枉啊。說起來,大夫們走了不到半個月,就來信說接到了人,往回趕了。可是當時正值嚴冬啊,路上天寒地凍,一路奔波,彆說難民了,就是大夫們也受不住啊,一個兩個都病倒了。當時雖說是帶了一些常用藥去的,可是僧多粥少,哪裡夠用啊。剛好有正值過年,路上還營業的藥鋪也沒有幾家,一時間藥品供不上,好些都是傷寒活活熬死的。彆說災民了,咱們一行去的大夫,回來的也隻有三人啊。我這不是想著人家還有妻兒老小麼,這才沒有向朝廷上報,好讓他們的妻兒老小靠著俸祿過些日子,實在不是我故意吃空餉啊。”

“你可拉到吧,吃空餉就吃空餉,還說得這麼好聽,”謝雲初身後的暗衛有些聽不下去了。“朝廷按例給安濟坊配置的是八個大夫,你說這一下子調走九個,那這多出來的一個,是鬼啊。要我說啊,就是朝廷下急招的時候下得急,沒仔細核對人數,你們這幫人,就為了朝廷的補貼銀子,愣是叫上了些阿貓阿狗,冒充大夫,一塊兒去的西北吧。”

“這......”管事的臉皮厚得很,被揭穿了也不惱怒,還嘿嘿一笑,“這不是也是為了一家老小過得好點兒麼。”

“幾個事情需要你說清楚,第一,當時去的九個大夫二十二個小廝,分彆的名字,家住哪裡,儘你所知交代,越詳細越好。特彆是後麵回來的三個大夫,現在也在安濟坊當值嗎?小廝回來了多少?第二,你說當時大夫們走了不到半個月就來信說接到難民了,信還在麼?第三,當時接回來的難民有多少個,安置在了哪裡?”

“名字和住處啊,這麼多人,我得想想呢。還有那封信,我當時好像就是隨手一放,您這一問,我還真想不起來了。或者您準我回個安濟坊,我自己去找找?我保證不逃跑。”

“想不起來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