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風水(1 / 2)

“李老,風水這方麵我著實知之甚少,隻是此刻站在此處,隻覺渾身通泰,心曠神怡,仿佛身心都被滌蕩一新。”田毅在國內過去的歲月裡,一直為了生存而奮力掙紮拚搏,當事業初現曙光,開始有了起飛之勢時,他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學習艱深的商業知識當中,根本抽不出哪怕一絲閒暇去研讀《易經》、《奇門遁甲》這類玄奧的經典,更彆提風水領域的《葬書》、《青囊經》、《地理五訣》等晦澀難懂的著作了。

“國內現今全力以赴發展經濟,對一些玄學乾脆直接采取一刀切的強硬手段,實在是令人深感可惜可歎啊,田毅。咱們商人,當生意規模逐漸擴大,一旦做到相當的規模,往往都會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感到力不從心。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但商業帝國卻在悄無聲息中迅速擴張。回首往昔那些跌宕起伏的經曆,其中巧合眾多,似乎總有一股神秘莫測的力量在冥冥之中協助著我們,所以有些東西還是不得不信呐。”

“李老教誨得極是,這就如同那句‘官問刑,富問災,平頭老百姓問發財’的俗語所講的道理一般,雖說眾人在表麵上都對封建迷信口誅筆伐,痛斥不已,但實際上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多多少少還是相信的。”

“是啊,此處僅有咱們二人,我也就不再說那些虛頭巴腦的話了。畢竟我發自內心地渴望能夠與你攜手合作,我李嘉誠雖說在公眾麵前常常慷慨激昂地暢談知識改變命運,長篇大論時勢造英雄且全靠內因的豪言壯語,然而我這一生,其實始終默默篤信運道的存在。自身運道順遂的時候便果敢地獨自闖蕩,運道稍有疲弱之時就會明智地找運道好的人合作。”

李嘉誠背著雙手,沉穩而緩慢地來回踱步了好幾圈,而後鄭重地伸手一指豪宅外那連綿起伏的群山峻嶺和波瀾壯闊的汪洋大海,“我於 1950 年在這深水灣 79 號精心修建了這座房子,自此開啟了我波瀾壯闊的商業傳奇一生。前期全靠著我妻子莊明月娘家不遺餘力的支持,我才得以選擇從塑料行業入手,勇敢地邁出了第一步。其實在那個時候,陳伯也就是陳朗,就已經忠心耿耿地跟在我身邊了。”

陳伯即陳朗,乃是李嘉誠的禦用風水師。陳朗與李嘉誠的相遇充滿了傳奇色彩。當年,李嘉誠背井離鄉,逃難至香港,狼狽地投奔自己的舅舅莊靜庵。那時的李嘉誠土氣十足,操著一口濃重的家鄉話,在繁華的香港遲遲難以站穩腳跟。而彼時的莊月明,乃是香港中南鐘表大王的尊貴嫡女,不僅聰慧過人、伶俐乖巧,心地更是善良純澈,毫無大小姐的驕縱脾氣,還時常耐心地幫助身材瘦小的表哥李嘉誠學習。

二人當時的身份地位可謂天差地彆,圍繞在莊月明身邊的皆是各界精英人士。加之莊月明還是當時眼界開闊的留學生,從常理邏輯上講,她根本不可能對逃難而來、一無所有的李嘉誠產生情愫。並且二人還是五代內的親戚關係,產生深厚感情的幾率更是微乎其微。然而,當陳朗因口渴向李嘉誠借水後,來到李嘉誠身旁,莊月明竟像換了個人似的,瞬間開啟了一往無前的戀愛腦模式。不但為了李嘉誠在家中不顧一切地大發脾氣,而且在父親莊靜庵的堅決阻攔下,想方設法求得了第一筆啟動資金,幫助李嘉誠開辦塑料花廠,從而開啟了李嘉誠輝煌燦爛的一生。

1950 年,兩人在深水灣 79 號齊心協力修建了房子,成就了一段延續 40 年的香港商業神話。

“田毅,你仔細瞧,這裡北麵山巒起伏,雄偉壯觀,南麵一望無際,碧海連天。山管人丁水管財,這乃是吞天沃日的絕佳格局。其實最初這裡是倒錢入櫃局,後來由於風水輪流轉,原先的氣數漸漸耗儘,如今我精心布局,走的是雙金行龍奠定的招財格局,不惜耗費巨資開鑿山體,才造就了這堪稱黃金的宅地。”

“李老高論,許多普通人看房子,目光短淺,隻關心交通是否方便,生活是否便利,看著很多有錢人住的地方,便自以為是地覺得這兒缺一點,那兒少一點,一副自以為是的指點江山的架勢,卻永遠不明白什麼叫做山澤的飽滿和林木的豐澤程度。怪不得二位李叔取名都用金木做偏旁,其中深意,豈是常人能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