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彙豐(1 / 2)

今日的飯桌上,並無那些花裡胡哨的菜係,畢竟當下田毅和劉娜著實是餓到了前胸貼後背的程度。於是,快速地上了一些涼拌菜與鹵菜後,四人便交談了起來。

“說說吧,到底是怎麼回事。”田毅與鮑峰乾了一杯後,直接切入正題。

“這件事得從平安信托延期兌付說起……”

在 2024 年,“平安信托暴雷”這一事件迅速傳遍全網,其旗下一款規模約達 7.7 億的信托產品到期後竟無法兌付。財經新聞也有報道,自 2023 年起,平安的淨利潤大幅下滑 22.8%,營業利潤也下降了 19.7%,這可是平安首次出現營業利潤的下降情況。原本一年的下滑或許隻是由於轉型或者市場消費力欠佳所導致,未曾想後續幾年業績依然呈現出下滑的態勢。為避免資金短缺,香港聯交所股權披露信息顯示,平安資管出售了 564.88 萬股彙豐控股股份,在減持後其持股數量約為 15.03 億股,持股比例從 8.01%降為 7.98%。實際上,聽到這裡,田毅已略有明白,畢竟就算再不關注資本市場,但起碼平安的消息或多或少還是得有所留意的,畢竟這可是中國民營企業排名首位的公司,亦是全球九大號稱不可能倒閉的公司之一。

鮑峰看著田毅那愈發認真的麵部表情,接著說道:“現在就得講講彙豐控股了……”

彙豐控股(hsbc)乃是一家在全球範圍內提供個人金融服務、工商金融業務、資本市場、投資銀行、私人銀行以及企業銀行等金融服務的公司。其主要股東涵蓋摩根大通(jpman chase & co.)和高盛(goldman sachs group inc.)。曾經,彙豐控股的第一大股東是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ping an insurance (group) co. of a ltd.)。中國平安通過其旗下的平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ping an asset ma co. ltd.)持有彙豐控股大量的股份。依據最新的信息,中國平安持有彙豐控股 16.55 億股,持股比例達 8.01%,超過了貝萊德集團(bckrock, inc.)的 7.14%股份,再度成為彙豐控股的第一大股東。中國平安和貝萊德集團之間在爭奪彙豐控股第一大股東的地位上始終存在著激烈的競爭。根據以往的數據來看,彼時貝萊德集團持股 8.27%,而中國平安資管持股 8.01%,此次平安再度減持變為 7.98%,或許雙方的勝負即將分出。最為可怕的是,由於大股東近乎都是猶太資本,即便中國平安曾經是彙豐控股的第一大股東,但中國平安在彙豐控股的董事會中卻並無席位。這反映出兩大集團之間的關係極為複雜,不僅涉及股權爭奪,還包括對董事會席位的爭奪,以及可能存在的潛在利益衝突。

“嗯,那這與你們的目的有何關聯呢?”田毅凝視著鮑峰說道。

“哈哈,你慢慢聽我說嘛。”鮑峰擺擺手,接著說道,“背景介紹完了,接下來就要進入正題了,現在就來說說我家四妹的老公查爾斯·蘇士蘭家族了”。

彙豐誕生於 1865 年,創始人是英國人托馬斯·蘇士蘭(thomas suthernd),這裡對家族背景簡略帶過,我們主要說說蘇士蘭家族掌控的彙豐的衰敗緣由,其實說白了也就是一邊掙著中國的錢,一邊砸著中國的鍋。

綜合美國《華爾街日報》、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bc)的報道,彙豐控股有限公司宣稱,未來三年將裁員

人已經處理 1000 億美元資產,以收縮其在美國、歐洲大陸以及投資銀行的業務,將重心進一步集中於亞洲。作為歐洲資產規模最大的銀行,彙豐計劃對其快速增長的亞洲和中東業務加大投資,以提振利潤。彙豐的業務遍布全球 50 多個國家,但其一半收益來自亞洲。

偏偏在集中於亞洲之時,為了討好美國,彙豐銀行通過“內部調查”,幫美國司法部搞到了一份可用來起訴華為公司的材料,為美國司法部羅織對華為動手的“罪名”提供了幫助,最終致使華為的高管(即任正非女兒孟晚舟)在加拿大遭拘捕。

該事件發生後,中國大陸的不少客戶開始與彙豐銀行斷絕合作。並且,中國“不可靠實體清單”製度出爐後,將彙豐銀行列入在內的呼聲持續不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