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特種道具廠(1 / 2)

1983年6月13日,銀海縣第三農機廠,九車間

準確一點說,銀海縣第三農機廠已經不存在了,現在有的隻有銀海縣評劇團特種道具廠,之所以保留了一個“特種道具廠”的編製則實在是因為銀海縣工業X的某些家夥不做人,居然臨時塞了十幾個技工過來做“籌備委員會”,實際上就是把這些快退休的老工人送來養老。

如果這些人是行政人員的話,王躍寧願不要這個第三農機廠也得把人給退回去,可一統計才知道,這些人全部都是一線工人,還都是那種技術不錯但不太會來事兒的人,想想也是,如果真會做人的話也不會被扔出來,要知道,王躍對待非本公司退休人員可是相當惡劣的。

銀海縣這個地方,可是有不少“備份工廠”的,也就是一旦大型工業基地遭受毀滅性打擊後,這些工廠需要立即轉產,銀海縣重機廠轉產坦克,第一農機廠轉產輕武器,第二農機廠轉產發動機,化肥廠轉產炸藥——如此種種。

所以說,這些老工人的技術絕對是靠得住的,真正靠不住的則是那些八九十年代進廠的混子,其實國內很多的大國企都差不多,似乎這就是曆史發展的必然。

最後,王躍不僅僅留下了這些老工人,還通過工業X搞了一塊“特種道具廠”的牌子,加上工業X強加過來的“銀海縣第三農機廠”的牌子,讓他忽然間覺得有了搞工業的趨勢,難道說自己真的要轉向,在目前的文化產業之外再搞一攤子?

王躍自然是不會專心搞什麼工業,基礎工業和材料學的短板堵不上,就靠著自家老爺子那點筆記什麼的,根本無法支撐起來,不過大動作搞不了,並不意味著自己搞不了小的啊。

現在的“特種道具廠”就在生產兩種專用於拍攝《空軍一號》的“道具”

“團長,這就是咱們生產的道具槍,所有零部件都達標了,要不,咱們使用實彈試一試?”說話的是“特種道具廠”廠長黃強,當然,這個廠長是臨時任命的,黃強雖然是八級鉗工,可之前也隻是生產組長,不過管理十幾個人生產點小東西問題還是不大的。

“不用,又不是真的要用來打仗。”王躍連忙拒絕道,使用空包彈試射的話,自己可以咬死了這玩意兒就是電影道具,可若是使用了實彈的話,性質就徹底變了。

這種道具槍實際上就是FMG9折疊衝鋒槍,這種衝鋒槍的性能也就隻能說是正常,甚至略遜於MP5,可卻是一種可以偽裝成字典的衝鋒槍,這就是他為了《空軍一號》中的特工準備的,至於將來能不能賣,他還真沒考慮。

爺爺繪製的FMG9折疊衝鋒槍圖紙有兩套,一套是原版的,另一套則是7.62毫米口徑的,而且還做了修改,主要就是加厚了槍管,應該是應對托卡列夫手槍彈的大膛壓,黃強他們造的就是修改版的,整個機構非常順暢,訓練好的話,輕輕一抖就能完成槍械的戰鬥展開,主打的就是一個炫酷,沒辦法,不用FMG9折疊衝鋒槍的話用什麼,79式還是80式?難不成用51式,我們的龍組就那麼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