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拍攝《喜羊羊》(1 / 2)

1983年5月1日,銀海縣評劇團

銀海縣影劇院始建於1953年,在當時的理念下,追求的就是一個“大”,所以在前方影劇院後邊還有一個不小的院子。

現在,偌大的院子裡已經打起了幾個巨大的木頭棚子,其中一個棚子裡,一群穿戴著玩偶服的演員正在排練,而在一旁,程小二正拎著一個喇叭在那裡大呼小叫地給演員講戲。

這裡拍攝的是大型兒童舞台劇《喜洋洋與灰太狼》,王躍在清理廠區備品的時候找到了全套的《喜洋洋與灰太狼》玩偶服,一開始還沒想好要乾什麼?可在陳誌國從總台手裡又弄來了一台索尼BVP-300VP攝像機後,王躍就萌生了一個新想法,那就是拍攝兒童劇。

千萬不要小看兒童劇和動畫片的影響,《機器貓》《變形金剛》《龍珠》這些的影響力絕對是毀滅性的,而且是那種可以影響幾代人的,後世為什麼那麼多成年人會為情懷買單,還不是因為幾十年的潛移默化造成的?

王躍從不否認這些漫畫和動畫片的優秀,可更大的原因還是給廣大青少年兒童創作的文化產品實在是太少了,你的產品質量稍差一點沒關係,可關鍵是你得有啊,你沒有足夠的兒童文化產品供應,等於是連選擇都沒有給孩子。

王躍手裡有全套的《喜羊羊與灰太狼》,2629集,還有劇場版的都有,可問題是這些和手繪動畫片區彆太大,裡邊的情節設置,語言什麼的都超前了,想要直接放出來根本不可能,想要高效快速地弄出這部作品來,舞台劇顯然是最好的選擇。

從原劇集的故事中選出了五百集,寫了一個故事梗概就丟給了劇團導演,讓劇團這邊組織職校學員們拍攝,可拍攝了幾天後王躍發現拍出來的東西根本沒法看,想了一下也很正常,銀海縣評劇團的導演估計連兒童舞台劇都沒看過,哪裡會拍攝啊,加上演員也不給力,拉胯也很正常。

就在王躍一籌莫展的時候,戲份不多的程小二卻是冒了出來,自告奮勇地擔任導演,領著學員們一起拍了起來,你還彆說,一天拍攝5集居然都輕輕鬆鬆的,如果不是舞台布景和道具跟不上的話,估計還能更快,當然,更主要的還是後期剪輯和配音,所幸都是棚拍,調色的難度不高,不然的話,剪輯時間都要遠超拍攝時間。

這些片子王躍不打算自己動手剪輯,而是讓濱州電視台派了兩個技術人員過來,帶著幾個高中畢業的職校學員用他搞回來的舊設備搗鼓,慢一點就慢一點就當做鍛煉隊伍了。

“小程老師,拍得不錯,節奏這塊可以適當慢一點,剪輯和配音那塊都快跟不上了。”拍攝間隙,王躍遞給程小二一瓶冰鎮汽水,很是糾結地勸了一句,這家夥,一集五塊錢的導演補貼你就這樣刷劇集啊,一天5集,還琢磨著要開夜車,實在不行就拍啞劇,然後用配音找補,這舞台劇讓您老人家拍的那是明明白白的,照這樣下去自己準備的五百集故事梗概要不了幾個月就能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