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雪上空留馬行處(2 / 2)

黃金台 禾乃懿懿 5101 字 2024-06-21

那些長眠在異地的英魂,都是他直轄的嫡部,是他在項家一手帶出來、隨他出生入死共進退的袍澤啊!

因他一時恃勇急進,未能預判叛軍動向,導致營地遇襲,同袍都被送往朝陽的刀尖之上——朝陽,朝陽,不知那位犯上謀逆的公主,此刻是否露出了陰謀得逞的可惡笑容?

項知歸置身這片殘軍敗將之中,內心羞愧難當,一拳打到沙地上。

一息之間,歉疚已經製造一條折痕,狠狠地鐫刻在他雙眉中央。

錯都在他。

念及此,他不能原諒自己。

半日後,他終於接到納蘭枚遲來的書信,拆開文錦帙囊,紙上是千叮萬囑,令他勿要急躁好勝,辜負大哥的重托。

他惶慚無地,隨後湧上來憤怒和不甘。

一人致敗一人補救,怎麼能沉浸在悵恨中不作不為虛度時光?

項知歸收合殘軍,共計九百八十六員騎士,整支隊伍籠罩在悲壯氛圍之中,胸中燃燒著複仇火焰,及時振作起來了。上下同心戮力,誓要一雪前恥。

他們日夜潛伏在最荒涼最險峻的山野,一個個頂著寒風豎起耳朵,偵察敵軍的動靜,一夜下來分毫不動,甲胄上都凝落著一層白霜。

不等他們重新探聽出有利的訊息來扭轉戰局,卻是再度被冷徹骨髓——

冬至以後,塞北的原野幾乎成了純白色,隻有邊緣一角,尚可看見覆蓋了一片烏七八糟的屋宇。

這是一處僅存的寨落,傍在梧桐城邊緣的山脈腳下,在銀裝素裹的天地間顯得格外刺眼。

寨落人家世代居住梧桐城,家家的男丁以參軍戍邊為榮,惟有老弱婦孺長年留守,生死於斯。

後來塞北為叛軍占領,他們驚得逃竄無蹤,叛軍把他們遺棄的歪歪斜斜的房屋都拆散了,重新建造出符合地勢格局的大片房屋,公主召集他們會麵,安置他們住進新家,與叛軍共處一城,總是耐心地接見他們,傾聽他們的訴求,解決他們的問題。

塞北的土地不適宜耕種,公主帶領百姓們墾荒造田,指揮他們從沙土深處挖出黑壤,又在地裡埋下死魚內臟,把土壤變得肥沃,就可以小範圍的種植作物。公主甚至親自耕種,她活潑且毫無架子,每個人都能近距離聞到她身上彌漫的花香。

他們漸漸安下心來,雖然叛軍豺狼一般的眼神時常追隨,但是公主庇護著他們,這樣的日子也不是不能過。他們熱火朝天,揮汗如雨,為這一項進度緩慢收效甚微的事業而共同努力。

可是有一天,公主不再露麵了,開發的田地荒廢了,叛軍當天就把他們驅逐出城,不準他們跟兵卒搶占位置。

他們惦記著雁門關被叛軍納入的舊軍,終不忍心遷徙離開,而是在荒野中搭蓋陋屋住了下來。正值寒冬,莽林裡沒有一點可吃的東西,他們隻能剝樹皮果腹,大口地嚼著冰雪,在無限的顛沛和饑饉中,時不時還遭受叛軍的欺辱,基本過幾天就死幾口人。儘管如此,仍然麻痹溫和,一聲不吭——他們是這樣頑固地,可憐地,忠於這片祖居的雪地。

萬幸,悲慘沒有持續太久。

一天,朝陽公主下令堅壁清野,全軍撤至雁門關內,大魏的項將軍隨後就到,兢兢業業保護雁門關外的安危。

寨落的人家們既驚且喜,以為人間的劫數從此儘了。

項家將軍守正不阿,嚴禁軍中擅取寨落任意一物,甚至給他們發放錢財米糧,帶領屬下修葺門窗。百姓們在項軍的保護下得以休養生息,發自肺腑的感激銘記,老弱婦孺把他們視作兒子、丈夫和父親在軍中的縮影,稱呼其為“天兵使”。

本以為項軍的蒞臨讓他們得睹青天了,誰知風雲突變,叛軍傾巢出動,天兵使敗走塞北,百姓們再度失去了依靠。

天是幾年難見的徹骨冰寒,大地都被積雪遮蓋,白茫茫一片,一排排蒼黑窳陋的土屋,分布得稀稀疏疏,勢孤力弱。

幾百戶人家,挨到一起又能怎樣呢?

麵臨一浪緊接一浪的無止息的北風,覆茅塗泥的簷壁根本無可奈何,家家戶戶閉門關窗,小兒欲要嚎啕大哭,被慌張的婦人伸手捂住嘴巴,老人合十念叨著紊亂的令人眩暈的話語,為了祈禱正直的項將軍早日獲勝,為了祈禱大魏不再平白無故增添烽火。

荒蕪中一片寂靜,隻有嚴霜逐漸結棱時的恐怖之聲。

“托——托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