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強勢登場!
李隆基一掌拍在桌子上,哈哈大笑道。
“好,有郭愛卿在此,朕何愁範信小兒不滅!”
“你二人聽旨!”
“即刻起升任李林甫為禮部尚書,門下省三品同平章事,改中樞行走。”
“攏右節度使郭知運,加封左武衛大將軍,河東防禦使!”
李林甫和郭知運大喜,當即跪在地上表示忠心。
“臣等感謝陛下知遇之恩,餘生必定以命相報!”
說實話這次攏右大捷他們想過會有封賞,但沒想到會賞的這麼重。
一個僅次於左宰相張說,一個僅次於天策上將範信,算得上真正的一飛衝天。
“好了,你二人長途跋涉也累了,先回去歇息一夜吧,明天朝堂上朕要好好的宣揚一下你的功績。”
“讓這些人看看,我大唐不是隻有範信一個人會打仗!”
目送二人離開後,李隆基瞥了一眼匆匆而來的高力士。
“怎麼樣,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招了沒有?”
“回陛下,這兩個女人寧死也不肯說範信一句壞話,大理寺卿問您要不要使用木驢和撞針?”
“不必了,這兩個女人和她們的夫君一樣都是剛烈性子,三天後在應天門前用刑吧算算日子範信也該到洛陽了。”
高力士聞言猶豫了一下。
“陛下,上官婉兒也就算了,畢竟有罪在身,可太平公主是皇室宗女,如果就這麼殺了,恐怕會引起民變啊。”
“這倒是個麻煩。”李隆基揉了揉太陽穴,突然開口道:“算了,讓大理寺卿馬元弄個莫須有的罪名填上吧,這樣就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了。”
“老奴這就去辦。”
和高力士分開,李隆基伸了個懶腰,向後宮走去。
拐角處一名身穿四爪金龍服的年輕人站在十字路口。
“李瑛,朕不是讓伱在東宮禁足修身養性麼,誰讓你出來的!”
李瑛從懷裡摸出一根孝布係在腰上,淡漠道。
“父皇,母妃剛剛病死,兒臣難道連報個喪都不行嗎?”
“你母親死了?”
李隆基一怔,腦海裡回想起一個臉色蒼白病怏怏的女人來。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自己好像有兩年沒去看過她了,沒想到就這麼死了。
不過李隆基並沒有什麼感覺,後宮女人多了,少幾個妃子也算不了什麼。
相反李瑛對他的態度倒是值得警惕。
這樣的兒子一旦當了皇帝,豈不是會清算自己?
一念至此,李隆基看向李瑛的眼神都變了,仿佛麵前的人不是兒子,而是另一個逆賊。
“好了,朕知道了,你自己回去處理喪事吧。”
望著父親的背影,李瑛隱藏在袖中的手掌緊緊攥在一起…
……
惠安宮,大殿。
武惠妃自從生下了幾個兒女後,地位越發高漲,雖然不是皇後,卻儼然成了後宮第一人。
這一日正在大廳款待進宮探望的鹹宜公主。
“鹹宜你說你要嫁人了?”武惠妃倚靠在躺椅上,不敢相信的問道。
鹹宜公主俏臉微紅的點了點頭。
“回母後兒臣喜歡上了楊洄,您和父皇說說給我們舉辦婚宴吧。”
武惠妃翻翻白眼,正要開口嗬斥,不料門口傳來一聲大笑。
“好,父皇答應了,過幾天就給你們賜婚。”
“謝父皇。”鹹宜公主美滋滋的施了一禮,跑出了大殿。
等女兒走後,武惠妃沒好氣道:“陛下,楊洄那小子油口滑舌,屁能耐沒有,嫁給他不合適吧?”
李隆基搖搖頭,歎了口氣。
“朕現在不怕男人沒能耐就怕能耐太大了駕馭不了。”
武惠妃久居深宮,早已不是吳下阿蒙,自然聽出了弦外之音。
“陛下,您要對範信動手了?”
“是啊,攘外必先安內,不解決了這個心腹大患,朕永無寧日!”說到這李隆基瞥了她一眼,似笑非笑道。
“怎麼,朕要殺範信你舍不得了?”
聞言,武惠妃媚眼如絲的瞟了李隆基一眼,伸出白嫩的小腳蹭了蹭他的手。
“臣妾是您的女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怎麼會向著外人呢!”
“殺吧,除掉了範信,我們就能接管他那龐大的財產了。”
李隆基大笑一聲,彎腰抱起武惠妃走進帷幕中。
很快裡麵傳來斷斷續續的聲音。
“陛下,臣妾聽聞太子李瑛對您不滿,私下裡聯係了不少大臣……”
……
三天時間一晃而過,一大早上,數千名軍士封鎖了大理寺通往應天門的道路。
隨著牢門打開,馬元帶著一隊官兵走進大獄,捂著鼻子對牢房裡的太平公主說道。
“殿下,上官婉兒,這是朝廷念在你們夫君有功的份上,特意命令禦廚做的山珍海味斷頭飯。”
“趕緊吃吧,吃完了好送你們兩個上路!”
話音落地兩名獄卒端著豐盛的飯菜走進牢房,恭恭敬敬放在地上。
太平公主從稻草上站起來,連看都沒看一眼,冷冷道。
“要殺要剮痛快點,少說廢話!”
“沒錯,端走這些狗都不吃的豬食。”上官婉兒跟著附和道。
“好好,既然二位不領情,那馬某就不客氣了,來人呐,帶走!”
一聲令下,幾名膀大三粗的女獄卒走上前按住兩人的胳膊,向獄外走去。
沿途所過之處,聞訊趕來的洛陽百姓紛紛往前擁擠,嘴裡大喊著冤枉!
嚇得馬元和章濤趕緊增派兵力維持秩序,這才順利的前往應天門。
應天門前。
此時的這裡三軍林立,皇旗飄揚,數百位文武大臣位列皇帝兩側,目光向遠處眺望。
為了達到震懾天下,重振龍威的目的,李隆基特意準許所有王公貴族和平民百姓前來觀刑。
隻是讓他沒想到的是這幫百姓竟然站在範家一邊。
這讓李隆基心中的殺意越發凜冽起來。
“陛下,百姓們漸有失控的趨勢,要不要再增派一些羽林衛?”張說一臉擔憂道。
“準奏,朕就不信今天敢有人阻攔朝廷斬殺逆賊!”
得到皇帝授權,張說命郭知運把親衛調到法場維持秩序,以防百姓們鬨事。
不知過了多久,人群裡突然響起一陣喧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