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什麼!範信殉國了?”姚崇停頓了一下,不敢相信的問道。
“回姚相國,國公爺他戰至最後一刻,跳崖了!”
李朗虎目通紅梗咽道。
“好一個範信,好一個燕國公,老夫為官幾十載,你是第一個令老夫心懷敬佩的人!”
姚崇深吸一口氣,來到李朗麵前,親自將其扶起。
“李將軍勿悲,燕王為國捐軀,死得壯哉,老夫要立即稟明陛下,稟明朝廷!”
“讓世人知道我大唐第一功勳立下了多麼了不起的豐功偉績!”
一言至此,姚崇霍然轉身對著宋璟道。
“宋相,伏俟大捷關乎天下蒼生之榮辱,你我二人聯合上疏如何?”
宋璟神色肅穆拱拱手。
“老夫義不容辭!”
翁!
上陽宮大鐘破天荒敲響一百零八聲。
三百多位五品以上部院大臣結伴來到大殿。
相護交頭接耳打聽是不是太上皇殯天了。
因為自大唐建國以來上陽宮大鐘從來沒有響過一百零八下。
隻有涉及到國家生死存亡大事時才會頂格相撞。
“陛下駕到,百官相迎!”在內侍尖銳的嗓音中,李顯身穿黃袍坐上龍椅,安樂公主坐於其下。
百官依次躬身施禮。
“臣等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平身!”
“謝陛下!”
文武百官直起腰後,李顯笑嗬嗬的看著姚崇。
“姚愛卿,朝廷隻有初一十五才會舉行大朝會,這次你們鳳閣鸞台敲響上陽宮大鐘所謂何事呀?”
隨著這番話出口,滿朝文武的目光頓時轉向姚崇和宋璟。
兩人對視一眼,一起邁出隊列聲音悲昂道。
“啟奏陛下,伏俟一戰,燕國公率領兩萬鐵軍坐守伏埃孤城十五天。”
“重創十八萬吐蕃大軍,以至於蕃兵僅存不到六千人!”
“至此自唐以來淪陷的所有西地儘數收回!”
“我們大唐勝利了!”
此言一出,無異於驚天悍雷震的所有人都呆在了原地。
震撼!
狂喜以及難以置信!
誰都沒想到範信率領兩萬人,竟然打敗了擁有十八萬大軍的吐蕃人。
這怎麼可能?
要知道吐蕃人的兵力可是大唐的數倍呀。
這麼多人就是一動不動也殺不完。
範信的兩萬鐵軍怎會如此強悍?這太不可思議了。
良久。
李顯回過神來,不敢確定的問道。
“姚愛卿,你是說範信坐守孤城,靠兩萬人打敗了吐蕃大軍?”
姚崇點點頭答道。
“千真萬確,地方州府已經正式接管了淪陷土地,用不了多久文書就會送達朝廷。”
一旁的宋璟也跟著附和道。
“陛下,此事已經轟動整個西域,據說赤塔大相回國後,當天便被罷免官職關入大獄。”
“吐蕃王氣的吐血昏死過去。”
見兩位柱國大臣言之鑿鑿,李顯心中最後一絲疑慮也消失了。
當即起身哈哈大笑道。
“好一個範信,難怪深受太上皇重用!”
“僅憑這一份戰績試問天下間還有誰敢與其爭鋒!”
“快,立即傳召範信回洛陽,朕要擺下十裡長宴給其慶功!”
然而和皇帝的意氣風發相比,兩位柱國大臣卻麵露惋惜之色。
“陛下,範信恐怕沒法見您了,伏俟一戰,兩萬大唐鐵軍儘數戰死。”
“為了避免被吐蕃人俘虜,燕國公連同其部下全部跳入山崖。”
“屍體正在運回洛陽的途中!”
靜!
上陽宮大殿的歡慶聲嘎然而止,所有人呆呆的看著姚崇。
眼中有著濃烈的難以置信。
如果說範信打敗十八萬吐蕃大軍讓他們深深震撼的話。
那麼此刻殉國的消息無疑像一個巨大的爆炸波,帶給了所有人強烈衝擊。
“姚愛卿你說什麼,範信他真殉國了?”
李顯哆嗦了兩下嘴唇,帶著顫音問道。
姚崇含淚點頭。
“陛下,範信臨危授命,不惜一死也要捍衛我泱泱大國之尊嚴,此乃忠貞悍勇之士啊。”
“臣懇請朝廷對其厚厚封賞!”
“臣等附議!”
以宋璟為首,魏元忠,六部九卿,文武大臣全都跪倒在地。
望著滿朝文武,李顯心緒難以平靜,重重一拍扶手道。
“來人,擬旨,燕王大忠之心,天地可鑒,日月可表,實乃我大唐第一文武全臣!”
“故此,特賜範家《忠烈府》牌匾一塊,凡遇到者,文官下轎,武官下馬,違背者按謀反論處!”
“燕王三代無論子孫,皆以正四品待遇享之!”
說到這裡李顯猶豫了一下,對眾臣說道。
“範信身為燕王,爵位已到頂峰,武品更是達到了人臣的巔峰驃騎大將軍。”
“諸位愛卿,爾等以為朝廷該如何是好啊?”
“這……”
眾臣麵麵相覷,一時間有些難住了。
這個時候他們才想起來,範信已經位極人臣,在往下除了皇帝的寶座恐怕沒什麼能賞給他了。
就在眾臣苦思冥想時,姚崇笑嗬嗬說道。
“陛下不必煩惱,驃騎大將軍隻是從一品,並未達到頂峰,上麵還有一個呢。”
“你是說晉升範信為天策上將?”李顯猶豫了一下問道。
姚崇還沒說什麼,一眾大臣不乾了,當即跳出來拱手道。
“陛下不可,天策上將乃是大唐為太宗皇帝單獨設立的官職。”
“範信一介人臣豈能與太宗並享殊榮?”
“不錯,即便朝廷賞無可賞,也可以從其眷屬身上下手。”
“臣聽聞範家過幾天將舉辦宴席慶祝小公主滿歲宴。”
“陛下可以親自下詔一封以示對其看重!”
麵對眾臣的強勢反彈,一位俏臉寒霜的女人站了出來。
鳳目冷冷的掃了一眼眾臣。
“天策上將怎麼了範信為了捍衛大唐連命都沒了,不該享此尊榮麼?”
話畢,重新回到皇宮的上官婉兒轉身對李顯躬身道。
“陛下,微臣以命相諫,懇請朝廷冊封範信為正一品天策上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