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散播消息(1 / 2)

王文龍被揭短也毫不臉紅,他對李鼎道:“不瞞道長,這些內容其實乃是我編撰的,目的隻是為了推廣瓜菜代。”

他解釋說道:“今年秋收情況甚是不如人意,入冬之後定然發生饑荒,隻得想出這樣辦法來鼓勵百姓多種菜蔬渡荒,若不如此泉州百姓多半不願意補種冬季作物隻會使得饑荒更甚。”

李鼎問道:“瓜菜代之法真能夠救民於水火?”

王文龍斬釘截鐵道:“不敢說拯救萬民,但是肯定有所補益。”

他舉例子說:“我們已經從各地調來種子,其中馬鈴薯和甘蔗的試種都已成功發芽,說明泉州冬季確實能夠種植這兩種作物。此兩種作物雖不是主糧,但亦可以飽人,災荒年間,定然可以對百姓渡荒有所俾益。至於蘿卜冬瓜等蔬菜,本來就是泉州冬季常種菜蔬,入冬之後泉州雨水情況改善,這兩種蔬菜肯定也有收成。”

李鼎仔細聆聽,他等王文龍說完之後又看向李光縉,臉露求證之色。

李光縉點頭說道:“我家莊子裡也已經試種馬鈴薯和甘蔗,確實都成功發芽,想來必有收成。”

李鼎點點頭,突然起身對王文龍行禮。

王文龍也連忙起身扶起他。

就見李鼎麵露慚愧之色道:“我之前還以為是有人想用淫祀在災荒之年於百姓之中騙取錢財,卻沒想到錯怪好人。先生大仁大義,我願為先生背書,不知何時要用到我?”

王文龍聞言大喜,連忙說道:“若是道長願意,五日之後便在泉州開道場宣揚瓜菜代之法。”

李鼎毫不猶豫點頭道:“好,隻是我想動筆把先生的文章稍加改動。”

“改動?”

李鼎委婉說道:“先生文筆是好的,隻是文章體例與道觀文字稍有不同。”

王文龍終於明白,人家這是嫌他文筆太差。

李光縉在一旁說道:“我們還想請道長做幾個渡荒瓜菜仙人的道場。道長在泉州聲望斐然,若是能夠親自主持,定然能使得泉州信眾雲集響應。”

李鼎搖頭說道:“我是淨明派,因宗派之彆,不好出麵主持這樣的道場。我舉薦幾位道長,都在泉州主持道觀。”

他說著就開始動筆寫信。

見李光縉看了那名字之後就暗暗點頭,王文龍便也放心,知道李鼎推薦的都是泉州城中有名望的道士。

李鼎一邊寫一邊說道:“這幾位道友都是瑜伽派等本地宗派的,他們派中慣有祭祀鄉土神靈的傳統,拿上這幾封信看我麵子他們定然前來,若是他們有二話時,再來找我,我自去請,兩天之內一定把人給湊到。”

王文龍把信紙放到一旁晾乾,又說道:“雖然不主持道場,但屆時還想借道長的法華庵做宣講之所。”

李鼎這回不假思索,直接點頭答應,他也想為泉州百姓做事,若無門派之彆,他肯定親自上法壇。

王文龍終於放心,拜謝而去。

請李鼎為瓜菜代背書,能迅速提高這神仙在泉州百姓之間的信譽,同時李鼎還結交許多泉州的地主士紳,隻要他開口這些地主家中的田地,多半也能實行瓜菜代之法,這樣一來,絕對能夠大大增加今冬泉州府的菜蔬產量,甚至憑借李鼎的名氣還有許多此時滯留泉州的漳州福州士紳大賈也會來看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