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迫卻眼睛一亮:“好像可行啊!測量原理不就是用激光乾涉原子運動使之減速冷卻嗎?”
“對!”季知行轉念就有了想法,“測量原子參數用的是一對激光束,我們可以試試用三維激光束,看看能不能形成磁光阱。”
“我也覺得可行!”梁梓興奮地補充道,“還可以試試其他激光冷卻的方法,比如CPT冷卻、拉曼冷卻。”
找到新的思路,四個人都很振奮,但實驗不可能說做就做,還得考慮各種條件、變量、材料先設計一下實驗方案。
不過現在下班時間已到,四人就著手收拾實驗室,打算明日再戰。
高霄教授一直要求他的學生們準時上班更要準時下班,回去好好休息,腦子冷卻了第二日才好繼續燒,什麼996、007,在這裡是不存在的。
“這點跟我們閻教授一樣。”一起在食堂吃飯的時候,季知行隨口說道。
鄧迫趕緊端起湯碗給自己灌了一口,叫嘴裡的飯和著湯衝下肚,騰出舌頭說道:“你知道為什麼嗎?”
“呃……因為休息時間不足,做實驗容易走神,就容易出實驗事故。”季知行說道,不過看鄧迫一臉八卦就知道可能彆有內情。
鄧迫眯眼一笑:“我跟你說,這都是經驗教訓啊!”
這事兒導師跟他們講過好多次了,每次發現有人為了做實驗熬通宵,他都要把這段往事拖出來再講一遍。
“是老師當年做學生時候的事,那時候實驗室的規章製度肯定不像現在這麼完備,好像他們導師也比較不負責任,反正就挺亂的。當時他們實驗室造了一台反應器,你知道壓力多少嗎?80MPa!”
“那麼誇張!”季知行差點被湯嗆到。
以前那種老式的黑乎乎像大炮一樣的爆米花機,“嘭”的一聲震天響,也就0.6MPa。當然,軍工廠倒是有350MPa的,但那個等級一般高校實驗室也用不上,現在實驗室通用的反應器一般也就25.5MPa。
“當時據說你們閻教授堅持要加上安全閥、防爆片,可他們導師不肯再在這地方費錢了,就這麼湊合著用,後來果然出事了。”
“有一天晚上,我們老師熬夜守著反應器讓它自動恒溫。因為連著兩三個通宵,實在太困了就在實驗室睡著了。反應器的溫度熱電偶壞了都不知道,然後就開始自動加熱。”
“老師說他後來估計當時內部的壓力起碼也有250MPa,反正最後就炸了,直接洞穿兩層樓的天花板,把樓下一個存儲叔丁基鋰的原料桶也給撕開了一個口子!”
季知行瞪大了眼睛,叔丁基鋰啊!據說高度易燃,甚至遇水或遇空氣都可以自燃,而且燃起來了還不好滅,甚至能碎成小火球在空中飄來飄去。
“反正當時整棟樓很快就燒起來了,老師被困在四樓,又因為突然驚醒腦子反應不過來,很快就被熏暈在樓道。本來死定了,是你們閻教授在宿舍聽見動靜察覺不對,跑到實驗樓冒著火衝上去把他扛出來的。”
“原來還有這事啊。”季知行回想了一下,好像閻教授的胳膊上確實有一些燒傷的舊疤痕。
他這才明白,為什麼兩位教授都對實驗室安全製度包括休息時間那麼重視,那是用生命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啊!
回去好好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低溫光鑷”課題組四個人一起設計了方案,開始實驗在光鑷中引入激光冷卻技術。
但是……
三維激光束,失敗!
CPT冷卻,失敗!
拉曼冷卻,失敗!
一個月的時間裡,舉凡激光冷卻的所有方法他們都一一試過了,全都失敗!“低溫光鑷”課題組一時陷入僵局,四個人都一籌莫展。
這時候,高霄教授拿著一封學術會議的邀請函出現了。
他一向是叫學生們輪著參加這些活動的,這回輪到鄧迫等人了。
“你們四個一起去吧。”高霄說道。
梁梓問道:“老師,有什麼要注意的嗎?”
“也沒什麼。”高霄隨意地擺擺手,這次會議就是個麵子工程,“不過,既然問了我就提點你們幾句。”
四人作洗耳恭聽狀。
“首先,多聽多看少開口,免得暴露自己的學術水平。萬一暴露了,千萬彆把為師的名號供出去!”
“第二,即使聽不懂也要頻頻頓首,時而皺眉作思考狀,要是聽見彆人笑了也趕緊笑幾聲表示你也聽懂了。”
“第三,彆盯著茶歇吃到飽,那是點心,不是正餐!不過,要是沒人注意,你想揣根香蕉在口袋裡也不是不行。”
季知行:……
作者有話說:
本章對光鑷技術的描述參考《光學與光子學叢書:光鑷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