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主任和學校哪裡不明白這點,隻是現在不先下手,以後主動權就不在他們手裡了。
他掐指一算:“也未必要十幾年,咱們可以破格聘用就可以破格升職嘛。”
“得了吧,咱們學校的領導有這個眼界和魄力才叫見鬼了!”高霄嘲諷完領導層又說道,“何況樊繼安能看著老閻的弟子在燕大平步青雲?不橫一腳才怪了。”
祝主任皺眉:“哎呀,如今他位高權重什麼都有了,何至於對一個小年輕出手?”
“嗬嗬。”高霄翻著白眼說道,“等他進了棺材我才能放心。”
祝主任氣呼呼:“那你促成他給大家講論文乾什麼?我還以為你終於肯為學校著想了。”
“哼哼,我還要促成他給各大高校的物理碩博講論文呢。”
“你這是……給他攢人脈?”
高霄端起保溫杯吸溜一口才道:“老閻這個弟子啊跟他真是一脈相承地懶於社交,那乾脆就走群眾路線,叫大家都受他人情。”
當年老閻被樊繼安使絆子,正是因為人緣太次,沒幾個人幫他講話。不然何至於憤然出走燕大,移居廣陵?
人生在世,難免遇到一二小人,季知行以後要在學術界走得遠,除了他自己的實力,人脈也是很重要的——將來學術界還不是現在這些碩博的?
說起自己的安排,高霄得意地端起保溫杯又吸溜了一口。
祝主任勸得口乾舌燥都無法叫高霄為學校當說客,沒好氣地埋怨道:
“你還以為自己多會做人呢,我坐這兒這麼久了,也不見你給口水喝!”說著伸手就要搶高霄的保溫杯。
高霄握著保溫杯的手躲了一下:“不給你喝。”
祝主任斜眼看他:“這小氣勁兒,一口水都舍不得。”
“老子這是為你好,怕你喝了竄稀。”高霄說著又吸溜了一口。
“你這裡頭啥?”
“冰闊落——”
把祝主任氣走,高霄端著保溫杯走到實驗室外,透過窗戶往裡看。
實驗室裡,梁梓指著量子重力梯度儀對季知行說道:“這個參數可以測量原子雲落下時引力場拉力的變化……”
過了一會兒,葉詩又把季知行拉過去看量子共振分析檢測儀剛出爐的數據。
自從季知行開始給大家講論文後,他與實驗室其他人之間隱隱約約的隔閡就慢慢消失了。
高霄吸溜著可樂,轉身走了,深藏功與名。
其實他也不是沒有私心,雖然麵上對所有學生一碗水端平,但他心裡其實最為鄧迫擔心。原因無他,鄧迫的天賦與性情跟他年輕時簡直一模一樣。
他以前也是那麼地遊戲學海,是老閻拽著他踹著他一路往前走。他那時無良師但有益友,而鄧迫卻是有良師無益友。倒不是說實驗室裡其他學生不好,隻是不是那種能督促引領他上進的那種益友。
所以,他當初安排鄧迫去接機,正是存著叫他倆親近的心。幸好這小子傻人有傻福,季知行果然樂於渡人,願意伸手拉他一把。
……
相關微博超話裡出現了一條新的討論帖。
“季知行最近在乾嘛呢?好像都沒消息了。”
“他已經本科畢業了,接下來要麼就是升學要麼就是就職。”
“前段時間恒泰科技不是在官網喊話了嗎,高薪聘請季知行,說不定現在就在施言世的那個地震軟件實驗室上班。”
“不要啊!我們學校以前的校草也在裡麵,最近再見已經是三千青絲落儘容顏不再,可見在那裡頭工作有多辛苦了。”
“他不是有零重力公司嗎?沒必要去給人打工啊。”
“我知道他在哪,在燕大給碩博們上課去了。”
“!他不是本科學曆嗎?”
“本科怎麼啦?就煩你這樣重學曆甚於學識的人。”
“(照片)看,在講論文呢,現在是每周兩次。”
“好奇,不知道講得怎麼樣。”
於是就有人上傳了自攝視頻,很快就有真正的物理生發現了這個寶藏視頻。
外行看熱鬨內行看門道,季知行解析論文的水平迅速吸引了一波研究量子物理的碩博。
“我很需要這種論文解析課啊!可以蹭課嗎?”
“我也需要!文獻一讀就困,讀了100篇隻剩一腦殼淩亂。”
“燕大官網有一個可以預約的地方,不過座號有限,隻有燕大的學生可以預約。”
“不公平!季知行又不是燕大的人,燕大憑啥獨占!”
“強烈要求共享資源!讀文獻讀得要死要活,寫寫得頭昏眼花!”(苦澀.jpg)
“就是!中文讀不進去,英文更讀不進去,一讀文獻時我就像一個絕望的零國語言擁有者。”
“救救孩子吧!我得了一讀文獻就發癲怪叫擺爛的病!”(隨風亂擺充氣人.jpg)
量子物理本就深奧,而論文由於期刊篇幅限製,往往很凝練。雖說濃縮就是精華,但這精華叫很多人啃得頭禿,消化不良。
文獻困難戶們群情踴躍,針對中小學課程的教輔書教輔班遍地開花,而麵向大學、尤其是碩博知識的輔導老師那是上窮碧落下黃泉也找不到,如今出現了這麼一位金牌講師,大家都瘋狂地想報課。
第一個聯係燕大的是水木大,想請季知行也過去給水木大的學生上課。
高霄按著季知行叫他不許答應,直至水木大的教務處主任親自上門跟季知行協商,問上課時能否錄播,高霄這才鬆口。
他對季知行說道:“不要依托燕大,咱們自己搭建一個獨立的平台,這樣上課的主動權與課程的知識產權就在你手裡。”
“啊……”季知行沒想到簡簡單單的講論文還能搞得這麼複雜,“謝謝教授,可是……會不會很麻煩?”
他並不想花太多時間在學術以外的瑣事上。
“不麻煩!”高霄瀟灑地一揮手,“搭建平台的事我給你聯係技術服務商,咱們又不要什麼複雜的功能,有“課程視頻”和“討論區”兩個模塊就行,很快的。”
“另外,我叫鄧迫給你當助理,錄製視頻上傳視頻之類的事叫他包圓了,你就還是講你的論文就行。”
於是,在高霄的大力推動下,一個專門用以解析文獻的專業平台很快就搭建好了。
季知行的論文分析課實在是有口皆碑,聽過的都說好,每一期視頻的點擊量持續攀升,討論區也很熱鬨,隨處可見“旋量玻色”“多能級磁阱”等叫外行人看一眼就犯暈的專業名詞。
來聽課的不僅有文獻困難戶,善於解析文獻的碩博也願意多聽聽同行的見解。這個平台成了所有物理方向的碩博心中NO.1的寶藏網站,幾乎九成九的物理碩博都聽過季知行的課。而其他專業的碩博也會來學習解析論文的方法。
平台還開放了權限,支持願意分享的人上傳自己的文獻解析。漸漸地,這個論壇的內容越來越豐富,拓展到物理以外的學科,成了科研黨必看網站。
而季知行就這麼在學術界積累了大量的隱形支持,也因此經常出現在群眾視野中。
平台每上傳一期新課,很多吃瓜群眾就會去瞻仰一下季知行的風采,然後因為內容過於深奧精神錯亂地回到微博超話胡言亂語。
“本期解析的論文很有意義,學霸提到的波粒二重性就是基於土豆絲和薑絲不可共存的二維方程,建立了一個番茄既是蔬菜又是水果的疊加態,根據榴蓮氣味的兩極化分歧,可推出香菜為萬惡之源的自稟屬性。”
“我覺得你的觀點有失偏頗,為了確保雞蛋都是雞生的非局域混合態,北極熊的生存必須與每天一條魚的量子安全協議耦合,然而葫蘆娃已經救回了爺爺,這種超糾纏純化模型可以準確地預示明天一定會下雨。”
“不敢苟同,無介質下傳播的隻能是奶茶裡的椰果,諸如芒果為什麼會有核、魚為什麼會有刺的多粒子係統並不能合理地闡釋左眼跳財右眼跳災的量子化質量結構,更何況光頭強的發型幾乎具有完美的空間反對稱性。”
……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