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第67章(2 / 2)

他力壓眾人拿到了全組第一名,成為實驗室當之無愧的魚王!雖然導師其實也沒說什麼,但他這幾天見到導師還是很自覺地溜著邊走,今天終於遭到報應了。

鄧迫嘴了一句導師狡猾,就開始吹噓他的豐功偉績,又說道:“你知道實驗室現在主要在做什麼項目嗎?”

季知行搖搖頭,他隻了解大概方向。

鄧迫眉毛亂飛,得意地說道:“可有意思啦,是隔空取物!”

啊?季知行一時沒反應過來,“隔空取物”這個詞隻能讓他想到魔術或奇門遁甲之類的道家秘術。

鄧迫伸手比劃:“就是像飛碟光束那樣把人吸上去的技術!”

出租車司機不禁掃了車內後視鏡一眼,本來以為真是燕大高材生呢,沒想到原來是神經病。

但是季知行明白了:“光鑷?量子操縱?”

鄧迫打了個響指:“沒錯!”

那確實挺有意思的,季知行想。就像《星際迷航》裡的那種牽引光束一樣,如果能實現“隔空取物”,那在很多領域都有廣泛的運用。

醫生不用切開表層皮膚筋肉就能對病變的器官進行手術,宇航員不用出艙就可以遠程采集樣本,甚至軍艦的點防禦也可以用這個技術來完成,相當於另類的能量護盾。

如果推廣到日常生活中,那懶人不用下床就能拿到手機充電器……

季知行對這個項目挺感興趣的,他問道:“現在實驗做到什麼階段了?”

鄧迫兩手一攤:“一年多了也隻能算剛起步,適用範圍隻在微米級彆,而且隻能利用貝塞爾光束、多普勒光束來實現。”

季知行沉思,微米啊?那比頭發絲直徑還小幾十倍呢。

而且利用貝塞爾光束、多普勒光束隻能是靠改變聚焦點來實現移動,那就肯定會產生加熱效應。微米級彆的加熱可以忽略,但如果用這種技術來傳輸大尺度的物體,比如人,從動量守恒的角度估算一下,人被移動之前早就因高度聚集的光束而氣化了。

聊著項目進度與技術,季知行覺得一路上沒花多少時間就到燕大了。

一下車,鄧迫就說道:“咱們現在先去行政樓辦手續吧,住宿、門禁、餐卡什麼的。導師剛剛給我發信息了,他也正好在行政樓辦事,現在過去剛好能碰上他。”

季知行自然沒意見,到了行政樓,第一站是辦公室,高霄教授正在裡頭對著幾份文件簽名。

鄧迫衝到導師麵前敬了個禮:“報告,幸不辱命!”

高霄抬頭,大發慈悲地一揮手:“行了,摸魚之罪一筆勾銷,他的手續你去代辦吧。”

他又對季知行招手:“小季你過來。”

季知行上前問了個好。

高霄看他一本正經的樣子就想到年輕時候的老閻,不由笑了出來。

“哈哈哈,燈牌有意思吧。叫你小子先前推三阻四地不肯來,不整你一下難消我心頭之恨!”說著又哈哈大笑。

季知行也笑了,雖然在機場很社死,但好歹沒有社死太久,現在想想也算有趣,算是免費體驗一次海底撈的生日服務吧。

燕大的辦公室主任姓祝,他見高霄教授待這個年輕人很親近,不由得多看了幾眼,越看越眼熟。

“哎呀,這不是季知行嗎!”

季知行轉頭看向祝主任:“主任好。”

對於華夏首位菲爾茨獎得主,祝主任還是很客氣的,他問道:“是有什麼事情需要協助嗎?”

高霄搶答:“他來辦轉學手續的。”

“啊?真的?”祝主任大吃一驚,激動得竄到文件櫃打算取相關表格。

“呃……教授、主任!”季知行伸出爾康手,“我隻是來遊學的。”

高霄笑哈哈地說道:“遊學完你肯定就願意留下來了,現在把手續一道辦了,省得以後費事。”

“我跟閻教授說好了的。”季知行拿這樣的老頑童沒辦法,隻能祭出閻教授這麵大旗。

祝主任這才知道被高霄耍了,他埋怨道:“叫我白高興一場。”

他跟季知行寒暄了一會兒,鄧迫就辦了一圈手續回來了。

季知行謝過他,又問道:“教授,請問我什麼時候去您那兒報道?”

“明天就去吧,待會叫鄧迫帶你到處認認地方。”高霄說道,他雖然很想問問老閻在廣陵大學的近況,不過也不急於一時。

季知行見高霄教授手上還捏著幾份文件,就跟他道彆了。

鄧迫先帶他到宿舍放行李,又帶他認食堂,然後是實驗室。

實驗室坐落在燕大東北角。

“看!”鄧迫指著一棟五層的白色建築,“那一整棟樓都是導師的實驗室。咱們最主要的實驗室在一樓,其他幾層都是做各自的課題和商業項目的。”

臨近中午,實驗室已經沒什麼人了,鄧迫領著他走馬觀花地隨便看了看。

季知行直觀感覺就是財大氣粗,各種尖端儀器加起來起碼好幾個億。

在燕大的第一天,季知行是在學習中度過的。量子物理方麵的知識他涉獵得不多,彆說參與實驗,光是要看懂就得大量地填補知識短板。

作者有話說: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