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嵐轉過身,臉上再無表情。
吳傑大概因為是臨時負責她的人,所以對她比較上心。
這其實很影響她的效率。
鎮公安的辦公室比較多,她一個臨時文員都能有一個小小的獨立辦公室,窄長又陰涼。
她熟稔地翻著卷宗,人形掃描儀一般掃視著每一條信息。
首先是周清案。
周清被發現於淩晨4點多,死亡時間大約是前一天即7月19日的22點至23點期間。
死亡原因是溺斃。
全身沒有其他傷痕。
體內殘存使用過大量安定類藥物的痕跡。
如果隻是這樣,還說不上是一樁奇案。
周清被發現時,深埋在海邊的沙灘之下。
除了發現屍體時的挖掘痕跡,其他地方的沙灘表麵非常平整,沒有任何腳印或者拖拽、掩埋的痕跡。
如果不是因為發現屍體的漁民大嬸觀察入微,顯示察覺到了沙灘附近生物的異常聚集,又像豌豆公主一樣感知到腳下沙灘的異常。
這種異常或許是埋了屍體後些許的高度起伏,或許是腳下密度不均衡帶來的奇異質感,但歸根結底離不開漁民對這片海洋和沙灘的熟悉。
如果沒有這位細心的漁民,屍體可能會在許多年後變成白骨才被發現。
另一個奇怪的地方在於周清屍體的姿勢。
漁民大嬸隻挖出了一隻腳就跑開求助報警了,對案發現場的影響很小。
警方在細致地拍照取證後,繼續挖掘出了屍體的全貌。
周清的雙手並非放在大腿兩側,像熟睡一樣。而是雙手舉過頭頂,像伸懶腰似的。
如果掩埋的目的是為了讓屍體不被發現,那麼伸開雙手後,某種程度上擴大了屍體的範圍,與目的相違背。
而且特意擺出這個姿勢本身也不太不符合常理。
人類很少會一直舉著雙手。
警方認為這個姿勢會是案件的關鍵之一。
簡嵐也這樣認為。
但是光看資料,她沒有結論。
除了案發現場的,還有現有的資料中,還有關於周清的背景調查,人際關係狀況等。
這些簡嵐基本了解,她認為對案件沒有太大幫助。
警局也通知了周清的前妻,但前妻一半精力用於尋找失蹤的女兒,另一半精力用來處理一個重大商業合作的關鍵時期,每天分身乏術,對於他的死漠不關心。
她給周明娜定了機票,讓周明娜自己去大城市找她,並要求她最晚月底到達,下學期要在新學校上學,不能耽誤功課。
如12年前一樣,周清的前妻不會出現在芷海鎮。
接下來是大型兒童乾屍案。
乾屍的數量最終確定為13人,包括在周清屍體之下那個穿紅皮鞋的小女孩。
詭異的是,除了這個小女孩,其他12個孩子的身份都已確認。
簡嵐單獨看著那個女孩的照片。
手指輕撫過她身上的小裙子。
虛擬世界中15歲的簡嵐被她逼得早早下線。
小鎮的“自我修複”功能會不斷弱化少女簡嵐的存在,來確保活躍在眾人麵前的青年簡嵐的存在合理性。
柴美佳案件已經完全定性為意外事件,天台欄杆上的指紋已經無人再提及。
關在拘留所裡的簡嵐成為了不存在案件的嫌疑人,漸漸被人遺忘。
當然,一日三餐還是會有的。
然而,她失去了自由,以及發現真相的機會。
不然她會像12年前的簡嵐一樣,不斷逼近真相,最後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