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整頓窯廠(1 / 2)

京師驚夢 初心了了 3560 字 21天前

蘇幼筠張了張嘴,可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她眼珠子轉了兩圈,轉過話頭道:“我一個小姑娘家能有什麼想法,隻不過之前在外祖父那聽過這麼一件事:揚州老家有一窮村子,村子裡大多都是同姓人家,多是沾親帶故的,所以平日總會互相幫襯著。這一族中出了個特彆有出息的子弟,年紀輕輕就考中了秀才。可繼續往下念書要花的錢可不少,這戶人家條件一般,沒能力供孩子繼續讀下去。於是族裡開了大會,商量了一下決定共同出錢供這個子弟讀書科考,但條件是若這孩子日後發達了,要提攜村裡的年輕人。幾年之後,這個年輕人果然不負所望,中了進士去縣裡當了官。這當了官本是件好事,可接下來村裡三天兩頭總有親戚來找他,讓他給找門路安置村裡的年輕人。這年輕人並非忘恩負義之人,可他一個村裡出來的九品芝麻官,也就那點權利和微薄的俸祿,上哪去安排這麼多村裡的年輕人。況且,這些尋門路的年輕人能識得幾個字就已經了不得了,本身也隻會乾些力氣活,縣裡哪有那麼多好的活計能留給他們。可族中的人卻不知道這些,隻道這年輕人背信棄義,鬨著讓他做不成官......”

蘇幼筠說到這裡,故意頓了頓,端起杯子抿了口水,斜眼打量著大家的神色。隻見陶雲祁氣憤道:“這些同族也太不講理了,這不明擺著挾恩求報嗎!”

“可話也不能這麼說,當時族人們可也是省著自家的口糧供著年輕人讀書的,也說好了這個年輕人要提攜村裡的後輩的。”蘇幼筠挑挑眉毛笑道。

“話是沒錯,可總覺得有那麼點......”陶雲錦皺了皺眉,有些不知道怎麼形容。

陶先生人老成精,笑道:“筠丫頭,你就不要賣關子了,最後那個年輕人是如何解決的?”

見師父這麼說,蘇幼筠忙拍馬屁道:“在師父麵前真是什麼都瞞不住。後來那個年輕人想了一個辦法。他出錢給族裡找了個先生,買了許多書和筆墨,並約定讓這個先生教族中後輩三年,三年後考核成績最優者可給在縣衙謀份差使,略差點的也可推薦到縣裡各個店鋪中,再差些的人雖無法幫他們找什麼活計,但免費供他們讀了三年書,讓他們也有機會識文斷字,也算是儘了心意了。這麼一來,族中人也無話可說,事情也就這麼平息了。”

蘇幼筠話畢,眾人皆沉默不語。不過一會,陶雲錦歎道:“這個方法著實好啊,將族中之人與這個年輕人之間的矛盾轉化成族中之人的競爭,既不顯無情,也不會讓自己陷入麻煩中。況且也能挑選出真正有能力的族中子弟來到縣裡,這些人將來也將會是他的助力。不過,這與我們又有何乾?”

蘇幼筠眨著大眼睛狡黠地看著師兄:“哎呀,大師兄你怎麼還沒想明白啊。”

“好了,你彆指望他那個木頭腦子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不過具體怎麼做卻想不明白,筠丫頭,你就彆賣關子了。”陶先生道。

“現下那些年輕工匠如此無非就是兩個原因,一是覺得製瓷太苦,想做更輕省的活計;二是覺得一直被長輩壓著沒有出頭之日。若是第一點,倒是好辦,放他們出去謀其他的生路。現下哪有什麼又賺錢又輕省的活計,況且我們窯廠對待工匠已經很是寬厚了。若是他們有本事找到比窯廠更好的活計為何不成全了他們?若是第二點我們便是要給他們出頭的機會,不過這樣怕是會動一些老工匠的利益,不知師父願不願意出麵了。”蘇幼筠說到這裡有些猶豫,窯廠一直以來都是論資排輩,很多做了大半輩子的老工匠在窯廠是很有話語權的,即便是陶雲錦也是要敬他們三分的。

陶先生自然不會直接表態應允,隻道:“你先說與我聽聽,如何給這個機會。”

“我問過師兄,窯廠一直都是固定的工錢,按照資曆一月從兩三百文到一兩多銀子不等,這中間差了足有四五倍。論理出活多,做得好的多拿些也是對的,可大多資曆老的工匠因著年歲大了,手腳也不太利索了,所以出活反倒還不如那些隻拿幾百文的工匠。年老的工匠拿著高的薪資乾不動活,年輕的工匠卻覺得活多錢少難免懶怠,所以我們窯廠才會出著比其他窯廠高許多的工錢卻隻出差不多的貨......”

蘇幼筠頓了頓,見師父似要說話,她忙又繼續道:“即便這兩年窯廠願意拿出銀子貼補那些在窯廠乾了大半輩子,回家頤養天年的老工匠,可事實上除了少數實在做不了活的工匠,其他工匠即便年邁也依然不願回家養老。除去特殊原因,我想大多都是因為怕自家的後輩拿不到如自己這般高的工錢,家裡的生活會受影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