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一十一章 顧此失彼(1 / 2)

神秘讓我強大 木恒 15543 字 1個月前

<ins></ins>

中文.中文域名一鍵直達</p>

於大濤帶著士兵返回。</p>

“恭喜老於,旗開得勝,趕跑了紅毛人,立下首功。”周明上來就恭喜道。</p>

“行了,老周,說什麼趕跑,你也看得出來,我損失了三艘船,雖然是人死的不多,落水裡的都救上來了,隻損失了5個人,但是對方可是一點損失都沒有,我碰都沒被碰到對方了。”總兵於大濤很是鬱悶。</p>

“不要緊,這不過是這一次,他們不敢正麵肉搏,就像已經失去衝陣勇氣的草原人,他們注定是打不過我們的。”聞人升安慰一句。</p>

他什麼都清楚,但此時並不能說出來,畢竟士氣在這個年代是最重要的,沒有之一。</p>

“嗯,對方提前占據了風向和海流,所以才能順利逃跑,如果下一次我們讓對方沒法逃跑,我絕對能打贏他們。”於大濤其實已經胸有成竹了。</p>

對方打了那麼多炮才中了三艘,如果不是及時逃跑,他絕對能夠讓火船衝撞成功。</p>

或者進入能夠投擲火瓶的距離。</p>

他絕對能取得戰果。</p>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趁夜起航,連夜偷襲他們的港口。”</p>

“此時他們的船隻已經是返回澎島補給,我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猛突擊,一定能將對方堵住。”聞人升果斷道。</p>

這並不是賭,即便失敗了,也可以再次調集大量小船。</p>

畢竟他們走的就是數量多。</p>

“好,就該這麼乾。”</p>

於大濤一拍手道。</p>

他正想好好打對方一次。</p>

隨後他們開始重新征調船隻,給水手們發下開拔費,再次鼓勵士氣。</p>

白天雖然小敗,但總體來說是贏了。</p>

畢竟隻損失了寥寥幾個人,而對手是被擊退了。</p>

所以士氣還是相當高,能夠支持夜行。</p>

關鍵還是在於銀子。</p>

一人5兩的開拔費,兩個月的軍餉,足夠他們吃些苦了。</p>

這些開拔費用措施雖然是封建隊伍的惡習,但目前聞人升隻能這樣做。</p>

很快大量的船隻,包括輜重船,連夜起航。</p>

澎島距離他們的海港隻有150公裡左右。</p>

而這年頭的海船,如果順風順水,能達到30公裡以上的速度。</p>

當然他們此時沒有那樣快的速度,畢竟大部分都是中小船隻。</p>

正因為是在海峽裡麵,所以才能航行。</p>

如果真是要去巴達維亞這種南洋之地,肯定不行了。</p>

這種小船,靠著風帆,大概能達到3到5節,也就是6公裡到10公裡的時速。</p>

看起來和人步行差不多,問題是它不用消耗人的行動力。</p>

隻要適應了海上生活的水手,就相當於一路休息。</p>

海峽內也比較平靜,和在岸上休息肯定不能比,但比徒步跋涉強得太多了。</p>

這就是海運的巨大優勢。</p>

不需要消耗運輸動力。</p>

整整用了一晚上加一早上的時間,300艘大小船隻,共12000人,來到了澎島港口附近。</p>

接著就駐紮下來,將對手團團圍困在港口之內。</p>

不出聞人升所料,剛剛被擊退的紅毛人艦隊,正在港口內修正。</p>

他們船大航行速度快,提前趕了回來。</p>

等到他們的燈塔崗哨遠遠發現有大量小船來包圍時,通知大船準備離開,然而因為水手上岸休息,加上紅毛人的傲慢,以為對手受到了教訓,絕對不敢主動觸及。</p>

結果匆忙召集水手後,最後還是隻有3艘準備完好的船隻離開了。</p>

其他大船都被堵在港口裡。</p>

想要再逃出去,就得冒著被幾十艘小船四麵圍攻的巨大風險。</p>

那還不如在岸基炮台的掩護下,以炮台對抗對方的船隻。</p>

反擊是不可能的。</p>

加上水手,他們也隻有1500人到2000人駐紮在港口裡。</p>

而對手是整整7倍。</p>

這是海上,不是陸地。</p>

如果是陸地上,東虜1000人,足夠驅趕屠殺2萬人的明軍,因為明軍隻有800人的家丁,其他人都是乞丐,30天沒有訓練一次的營兵乞丐。</p>

直到年年400到700萬兩砸下去,遼東鐵騎成型後,才有了大量有戰鬥力的營兵,能夠和李自成的大順軍老本營對戰隻是稍微落下風,也能夠與東虜在野外對戰了。</p>

而在這裡不行。</p>

因為紅毛人的2000人中,家屬、商人、手工業者,服務業者,就占據了至少500人。</p>

這並不誇張,港口需要苦力,需要理發匠,需要種菜人,需要清潔工,仆人,亂七八糟的這些人員才能負擔起一個港口的正常營運。</p>

再去掉老弱病殘,剩下的1500人,最後隻有700人能夠用於作戰的。</p>

對手12000,整整接近20倍的差距。</p>

而且對手不是那些南美北美土著,他們也有著基礎的火炮和燃燒瓶,弓箭的威力也並不比這個時候的火繩槍差不多,一樣能造成相當的殺傷。</p>

火炮總數還是明軍更多,隻是威力小,射程近。</p>

但1000多門各種雜號火炮,還是遠遠超過了紅毛人的想象。</p>

於是雙方的較量就此開始。</p>

聞人升命令船隻下錨休整,並沒有立刻作戰。</p>

同時讓大量小船封鎖了周圍的路線,防止被敵人再次闖出。</p>

至於跑出去了3艘船,它們沒有什麼大威脅。</p>

如果它們敢於放風箏也沒用,因為攜帶的彈藥是有限的。</p>

它們若是過分靠近,就會陷入包圍之中。</p>

它們能做到的就是兩艘看著,另外一艘回去總部報信,召集更多的大帆船前來。</p>

但具體能不能到來還要兩說。</p>

因為紅毛人下不了全麵開戰的決心,因為他們仍然想著要自由貿易。</p>

這才是他們的最終目的。</p>

聞人升命令諸多船隻休整了一天。</p>

當然具體指揮還是由兩位總兵進行。</p>

他隻是幫助選拔了一批忠勇敢死之士。</p>

一共500人。</p>

分彆是火船上的水手與船長,還有水鬼。</p>

每人提前發20兩銀子,這一下就是一萬兩。</p>

要知道這時候朝廷還有些錢,南方還沒有敗壞,當地還能籌款。</p>

聞人升還不需要完全靠自己支付這筆錢。</p>

不過打完這一場後,他就可以再升官。</p>

這一次升官就能達到按察使僉事,正五品官,然後就可以被巡撫推薦擔任當地兵備道,協助巡撫處理一省軍務。</p>

雖然是舉人,也能升到這裡,關鍵是要有人大力推舉。</p>

這並不誇張,畢竟明朝軍功很重,尤其是末年。</p>

趕走紅毛,可是一大軍功。</p>

曆史上的熊文燦就是靠著招撫鄭家解決東南海患,進而一路高升,先是兵部侍郎,又是兵部尚書,受命六省總督,平息起義軍反叛。</p>

結果就不用多說了,海上經驗和陸地經驗不能套用,鄭家求財,起義軍們已經不要錢了,他們搶得太多,他們要的是權和名。</p>

反正聞人升隻要成了兵備道,那時候生意可以做得更大,可以招攬更多兵馬。</p>

其實熊文燦也招攬有自己的一千督標,卻沒有足夠的決心和軍事才能,沒有認真經營自己勢力的決心,也沒有好好經營自己的督標,卻被左良玉給阻撓和哄騙,用了他的六千騎兵充當自己的兵馬。</p>

這就給最後悲劇奠定的下場。</p>

他沒有自己兵馬,一旦招撫失敗,就被逮捕下獄,次年砍頭。</p>

有自己兵馬就不怕了。</p>

左良玉,祖大壽都是逃跑名將,一直安然活到最後,朝廷輕拿輕放。</p>

次日晚上。</p>

有著月光。</p>

聞人升便派出敢死之士,陣前再次激勵一番。</p>

這似乎有些乾涉於大濤的兵權,但是彆忘記了,聞人升是文官。</p>

哪怕他隻是個舉人,背後靠著巡撫,他也是文官督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