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大秦與登陸部隊(1 / 2)

在江戶城出現在地平線上的同時,在隱藏的岸防火力有可能開火的同時,登陸艦就使用艦載的重型火箭彈開始對岸邊進行又一輪的轟炸。

依靠火箭,這些驅逐艦噸位的氣墊衝鋒艦可以短時間內打出一整個戰列艦編隊的效果,因為那些大型火箭的裝藥量甚至比戰列艦更加強大,因為就算是400公厘以上的巨炮,其發射的炮彈也隻能搭載50公斤左右的火藥。而這些火箭彈可以輕易運載數百公斤的火藥,換乘航彈更是可以輕易觸及到1000公斤。

王師喜歡用火箭,就是因為火箭比身管火炮的裝藥量更大。一架戰鬥機一般隻能搭載20公厘的航炮,甚至打不穿厚一點的鋼板。但是換成火箭彈,就可以一發一整棟樓送上天。

搭載在氣墊衝鋒艦上的火箭,以近乎於直射的方式轟炸了登陸場——具體來說,是江戶南方的橫濱海灘。區彆於江戶室內的水泥港口,這裡還保留了天然沙灘,是適合氣墊衝鋒艦進行登陸的地方。

而隨著登陸艦隊的靠近,更多的類型的火箭開始發射。其中為數最多的,就是飛蝗一般的“刺蝟彈”。這些刺蝟以集束的形式裝載在發射箱裡,發射時候以數百發而單位。鋪天蓋地的刺蝟彈瞄準了登陸艦前方的海域發射,被海麵炸成近乎於白色。

白色的海浪被雨點一般的衝擊波反複激蕩起來,又反複被擊碎。這麼做是為了排雷,這些刺蝟彈可以用密集的轟炸代替艦船本身的船殼來掃雷。畢竟,雖然這些氣墊艦因為懸浮在水麵上而不會觸發水中的障礙物,但其他的艦船兵不能這麼做。

而排障的刺蝟彈,也將在這些氣墊艦的衝鋒之後,為後續的常規水麵艦艇開辟更為廣泛的登陸場。

在鋪天蓋地的爆炸中,第一艘衝鋒艦衝上了橫濱的海灘。艦艇前方的跳板放下,搭乘在其中的裝甲戰車和步兵戰車開始漸次從車庫中形式出。

沒有人步行下車,因為王師的機械化步兵在大多數時候都待在車上,隻有遭遇敵襲的時候才會下車接敵——步兵攜帶的主要武器,當然也還是火箭。

火箭助推榴彈這種不占編製的“筒子”自然是人手一個,可以發射裝藥量堪比戰車主炮的120公厘重型火箭筒也有茫茫多。置於迫擊炮、擲彈筒,直射和區射的榴彈發射器,還有各型身管火炮,自走火箭炮更是應有儘有。

一艘登陸艦搭載一個中隊,一輪衝擊就運載了2000人左右的快速反應大隊進入了登陸場。而隨同他們登陸的氣墊登陸艦並未返回,而是以氣墊形態開始朝岸上推進。

一艘艘陸行的驅逐艦在機械化步兵的伴隨下開始推進。橫濱這裡並非完全沒有人口,因為這裡沒有被當初蔓延到整個江戶的大火吞噬。

不過這裡的人口也沒有聚集到岸邊,而是分布在岸上的街道裡——橫濱,和新宿,這兩個地方本來是進入江戶的重要節點。過往的日子裡,在江戶還存在參勤交代的時候,來自各個藩國的藩主們就會沿著各自規定的道路進入江戶,而從西邊和西南方進入江戶的,就在這些驛站中停留住宿,慢慢形成了衛星城。

現在雖然江戶城已經毀了,但這裡的依舊還保留了當初的框架。

不過在徐福的安排下,這裡也隻是保留了足以維持“框架”的最低限度的人口。而其他大多數人,都在他的經營下前往了更需要人口的地方,好讓本地的農民進行更高效的工作。

登陸的王師在驅逐艦大小的巨大氣墊艦的威懾下,開始對這些殘留的衛星城進行占領。而更多的登陸部隊開始從江戶的正麵登陸,他們會直接在江戶城的港口裡靠岸,直接用港口的設施對搭載的部隊進行卸載。

而隨著第二批登陸艦一起靠近的,還有低空的直升機和中低空的戰鬥機。更有飛行在高空的,屬於練氣士的“特殊戰鬥機”開始高速通場,檢視戰場上可能出現的異變。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進行。商洛其實隻是對“開始登陸”進行了決策,其他的都有專業人士來執行。

這本來是需要開會討論的。不過因為商洛是“降魔大元帥”,他的命令就是天子的命令,所以身為聯合指揮司令的李胤昌早就對各種預案進行了規劃和籌備,登陸自然也在其中。所以商洛這邊一下令,登陸或者其他什麼行動都可以立刻開展。

站在舷窗變,商洛能看到海麵的艦艇,頭頂的直升機,和高空至少三個層次的各型戰機都在往岸邊鋪去。他們在炮彈和火箭彈的弧線之外飛行,但他們的身影和這些炮火疊加在了一起。如果站在另一邊,看到的景象恐怕和末日也沒什麼區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