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江戶(2 / 2)

“你很少能找到有這樣成熟的政治理念,並且將其固化為政治傳統的政權。保持閉關鎖國,這是德川家康製訂,被曆任幕府將軍延續的國策。他們隻要什麼都不做,大可以平靜地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活。但現在有人竄搗著他們出來‘折騰’,那我也就隻能抱著遺憾把這裡燒成灰了。”

【燒成灰之後呢?】

“嗯陸千戶,你怎麼看?”商洛把問題轉述給了站在旁邊的陸槐陽。

“你想聽我的意見?”陸槐陽問道,“你想聽哪方麵的?”

“我想讓你把自己當作是‘抽象意義的朝廷’,來回答我的意見。也就是說,假如你就是朝廷,你會怎麼做?”

“那我把江戶燒成灰之後,當然是不管——太祖高皇帝有祖訓,日本是不征之國。意思是這裡偏遠蠻荒,在這裡建立朝廷的流官那完全是給外國贈送我們的行政服務,還收不上來實實在在的利益。朝廷隻治理赤縣神州,不會踏出去一步,因為蠻夷不配讓朝廷的統治降臨。”

“那麼,如果德川氏還能找到呢?如果德川氏的人還活著呢?”

“德川氏並沒有做錯什麼。”陸槐陽答道,“至少從我們的角度來看,我們且不管他在國內如何治理。他興農桑揆文教,從沒給朝廷添過麻煩。朝廷根本就不要求朝貢國給天子多大貢獻,隻要他們老老實實平平安安地待在原地,不要給朝廷添麻煩,這就夠了。徐福的所作所為,本質上就是盜國。這就是為什麼,朝廷並不支持有國人在海外攝奪彆國的國政。”

“這就是為什麼朝廷一直不支持鄭氏暹羅?”

“對,就是這樣。”陸槐陽點了點頭,“鄭氏奪了暹羅國的大權,朝廷不反對,但是朝廷也不支持。暹羅在朝貢體係內的地位,依舊是蠻夷之國,不會因為國君是漢人就改變。國姓是唯一類似的例子,而且下不為例。朝廷承認國姓對南洋的統治是基於曆史原因,不會再有第二個國姓了——真要承認那還不亂了套?一個個都帶著機關槍去搶人家的王位,殺人放火,朝廷還要把他們封為諸侯嗎?他朝貢國在那裡好好的,你去盜他的國做什麼。”

“啊那麼事情處理完之後呢?”

“吊民罰罪,興滅繼絕。這是前次大義戰的目標。如果這次把盜國的徐福抓走,把安穩治國的德川氏再找回來,那這上個時代的口號就要限時返場了。商洛,你看呢?畢竟計劃是你製訂的。”

“我沒什麼意見。”商洛點頭道,“我也希望能把德川氏找回來。他們做得不錯,我可懶得去幫他們換人。你說的對,我尚且管不完自己家的事,我覺得我有許多事要做,乾嘛要把精力放在治理彆的國家上。”

“沒想到商洛你竟然還挺保守.又保守又激進。”

“那事實就是這個道理嘛。我去占領外國做什麼?給地圖填色然後就為了自己看著爽嗎?那爽是爽了,你把顏色塗上去,就要花時間去管理。我要把精力放在自己人身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