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代替朝廷問出了這個問題。畢竟,這件事他也得管一下的。天子自己跑去閉關了,過問這些事的任務都就到了他的頭上。和之前天子在的時候一樣,他也想服務得周到一些,儘量不要在飛升的過程中給大家添不必要的麻煩。
“你看看四周就知道了,衣食住行都差不多。隻有一點不一樣——考試。”
“啊,對,是這個。我記得,你們對考試中有優待?”
“是這麼個情況。”鄭世傑回答道,“我們所有這些在南洋的百姓,戶籍上全都是‘客籍’。所謂客籍,並非是民籍,而是軍籍的一種分支。”
“那這怎麼分的?”
“商洛你可能還不太明白我們這裡的規矩,我簡單說下——各種‘籍’其實是生活方式的選擇。如果你選擇‘民籍’,那麼你的人生就是默認狀態,作為普通的公民享受普通的福利,履行普通的義務。如果你選擇軍籍,那麼你就要履行軍事義務,並且在履行軍事義務的基礎上享受與之配套的福利。”
“就比如之前就讀的中學?”
“是的。那就是軍籍的優待。父親選擇加入軍籍的話,那麼子女就可以在衛所的學校就讀,不需要考試就可以享受高質量的教學,而且還是免費的。客籍是軍籍的變體,隸屬於的不是普通的衛所,而是實土衛所。”
“實土衛所和普通衛所的區彆是?”
“區彆就是,顧名思義,實土衛所是為了充實未開發土地而設置的衛所。你不止在南洋能看到,你在遼東也能看到。實土衛所沒有軍事義務,或者隻有非常有限的軍事義務,但前提是你人得住在這裡不能走。而普通的衛所還是設置在城市裡麵,隻是履行兵役的時候去往駐地。”
“那如果人走了呢?比如從南洋搬回去?”
“放棄義務就等於自動放棄福利了。”鄭世傑答道,“換而言之,你想回畿內隨時可以回去,想遷回原籍也隨時可以遷,但和軍戶配套的福利也會一並終止。具體的細則比較複雜,比如如果孩子在衛所學校就讀的話,那麼就要補齊一部分學費的差額等等。”
“那這軍戶家庭長大的孩子怎麼算?”
“自己選。出生在軍籍家庭不代表你就是軍籍了——不過如果上軍校的話,加入軍籍一般是默認選項。反正想退出可以隨時退出嘛。”
“等下。”商洛忽然想起來了,“我忽然想起來我是匠籍誒。”
“對,我有時候也會突然想起來我是客籍軍戶。所以我不能一次在畿內停留太久,一年中至少有8個月要待在自己的衛所城市裡。有時候會覺得,這是個圍城。外麵的人想進去,裡麵的人想出來。不過,我們這的城市生活和畿內也沒什麼區彆,倒也沒什麼不好適應的——早幾百年確實很苦,但誰叫我們家祖宗把苦都給吃完了呢,我們隻要吹空調喝汽水,就可以享受軍戶的福利了。”
“所以大家未必想回去是吧?”
“那當然了。我們
參加科舉是有額外名額的——畢竟說來說去,一年8個月不能出門,隻有4個月能自己安排,這畢竟還是對人身自由有那麼一點限製。這麼些年都這麼過來了,突然要改回民籍,許多會很不習慣的。就算是天庭,天庭也得考試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