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章 扭轉乾坤,改變曆史(2 / 2)

麵對步步緊逼的秦軍,趙森心裡慌了,敢情這扶蘇蒙恬二人不會要造反吧?

他亮出象征皇帝的節杖,裝模作樣地說道:“好大膽子,陛下節杖在此,爾等竟然刀兵相向,還不快快跪下接詔,接受陛下裁決。”

麵對趙森的狐假虎威,蒙恬絲毫不懼,反問道:“敢問使節,陛下可還健在?"

趙森作為趙高的親信,當然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

即便現在心裡虛得慌,也要堅持扛下即便現在心裡虛得慌。也要堅持扛下去。

“放肆!蒙恬,你這是在詛咒陛下嗎?”

蒙恬冷笑一聲,有了楊奮的提前報信,再加上詔書疑點重重,破綻百出。

他十分肯定,現在陛下絕對駕崩了。

蒙恬再問:“敢問使節,按我大秦慣例,但凡賜死皇室貴胄,需回到鹹陽接受庭議審判。何曾有就地賜死之例?”

趙森叫暑反駁:“此乃陛下親口下令。”

蒙恬把手搭在劍柄上,踏前一步。

再問:“敢問使節,公子扶蘇深諳儒家孝道之說,向君王諫言,乃臣子本分,何來忤逆之說?何來不孝之說?“

趙森下意識後退一步,抬手指著蒙恬喝道:"大膽,竟敢懷疑陛下詔令。"

蒙恬抽出劍鋒,又踏出一步,再

問:“敢問使節,我蒙恬率三十萬大軍駐守邊疆,不得輕易出塞,乃奉陛下親口下令。

但凡匈奴來犯,均被擊退,雖無大斬獲,卻也擋住了匈奴南下的腳步。

以本將對陛下的了解,除非打了敗仗。否則,陛下斷然不會輕易換將。"

趙森已被問得啞口無言,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話來反駁。

蒙恬持劍再往前兩步,淡淡地說道:“好教使節知道,本將修直道、築長城,乃奉陛下之命,受全朝百官支持,何叫糜費國帑?

刑徒也好,徭役也罷,均是各路亭長押解不力,以致途中逃逸。何以將這筆賬算在本將頭上?"

頓了一會,蒙恬喝道:“此詔令疑點重重、破綻百出,陛下聖明,怎會讓你等傳此詔令。趙森,汝膽大包天,假傳詔令。將士們,拿下。

鎮守邊疆整天和匈奴廝殺的秦兵,在氣勢上,可不是使節團護衛可比擬的。

長戟方陣向使團合攏,強弩拉弓上弦,方陣隊形整齊,每向前踏進一步,使團裡就有一名護衛放下兵器,

整場戲看下來,嬴長生心中熱血澎湃的同時,也頗為震撼。

這就是曆史上北擊匈奴、鼎鼎大名的蒙恬本人!

這就是戰無不勝、橫掃六國的秦兵!

趙森左右環顧,除了隨從文官,帶甲將士全都繳械投降,他不由得腳下一軟,撲通跪地,緊跟而來的,是被刀刃架在脖子上。

文官們紛紛告饒:“蒙將軍饒命,我等全然不知情。”

蒙恬抱拳說道:“此事蹊蹺,待本將審問趙森,查明真相之後,自會還諸位清白,暫且就先得罪了。"

蒙恬在人群中掃視,目光就留意到被捆綁的贏長生。

當即上前,指著幾個巡邏兵喝道:"放肆,這位是公子長生,爾等竟敢如此對待?!”

巡邏兵乍一聽,趕緊給嬴長生鬆綁,緊接著匍匐在地上,向蒙恬求饒。

贏長生向蒙恬行了一個晚輩禮,說道:"長生見過蒙帥,還請蒙帥莫要處罰他們,當時我未曾表明身份,才會被當成奸細抓了起來,怪不得他們。"

蒙恬道:“既然小公子寬宏大量,就免爾等重罰,但輕罰是少不了的,去軍司馬那裡各領二十軍棍。”

"遵命。謝過小公子。"

打發走了士兵,蒙恬拉著贏長生的手腕,囑咐道:“扶蘇公子聽說陛下駕崩,現在心神不寧,受不得刺激。"

"父親其實是有心病,須由心藥來治,奈何此病卻是無藥。"

"噢!想不到小公子竟通醫理?"

“略懂一二,讓蒙帥見笑了。”

說話間,兩人已經來到了扶蘇的營帳。

蒙恬歎息一聲,對嬴長生道:"進去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