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失望的景逸和人才彙集(2 / 2)

陳嬰感歎道:“你這樣的人才我都沒有發現,這個義軍首領我果然做的太差了,難怪會讓兄弟們失望了。”

而後他對韓信道:“要是有機會我會把你舉薦給漢王的。”

韓信大喜道:“多謝將軍。”

始皇帝36年11月2日。

陳郡進入深秋,天氣也變得涼爽起來,但此時陳郡內的熱鬨卻並沒有因為天氣的原因減低,大量手裡有錢的百姓依舊在陳郡購物,但同時陳郡也來了一批新的投靠者。

徐凡雖然隻是在漢國境內張榜考科舉的事情,但引起的轟動卻是巨大的。

秦吏一直壓製天下的讀書人,他們就喜歡百姓成為渾渾噩噩的愚民,什麼都聽他們的話,焚書令之後,天下的士子都慘遭迫害,甚至家中連書卷都不敢藏一卷,生怕給全家帶來禍害。

當初徐凡的招賢令給天下讀書人一絲希望,但當時徐凡的勢力太小了,像孔鮒這種敢舍命投靠的人終究還是少數。而且大部分的讀書人也沒有家產,能讓他們千裡投靠徐凡。

但這次卻不一樣了,徐凡兩個月內連吞南方4郡,複興了大半個楚國,更是自立為漢王,一個可以和暴秦抗衡的強大國家冉冉升起,身為漢王的徐凡對天下讀書人吸引力大增。

而這次科舉被天下讀書人看出低階版招賢令,減低難度的同時還擴大了招收的規模,不是誰都可以像景家子弟那樣不在意田吏這樣小官,對大部分的小地主出身的子弟和商賈子弟,能進官場就是階級的飛躍了。

更不要說義軍肉眼可見的對外擴張,今天的小吏未必不是明天的權貴。

英布,季布,陳林,呂臣這些人不是遊俠就是刑徒,或者普通的百姓,但他們卻可以趁著義軍崛起的時際,成為位高權重的高層,一朝風雲起,他們未必不能取而代之。義軍的高層的出身給大家的信心,四周和大漢本土的讀書人,紛紛跑到大漢境內參加科舉。

而當這些想要投靠徐凡的讀書人來到陳郡,發現陳郡這裡和他們想象當中戰爭肅穆情況完全不同,

陳郡隻能見到最多的不是士兵,而是大量的商賈和普通的百姓各條街道,車水馬龍,來自天下的商賈車隊往來穿梭,一派繁榮盛世景象,對義軍的信心就更強了。

第一次來的陳郡的孫叔通發現,這裡到處都是擁擠的人群都不禁感歎道:“當年晏子說,臨淄城揮汗如雨,揮袖蔽日,隻怕就是現在這種景象吧。”

這種景象讓孫叔通對漢王是異常佩服,武能打的過暴秦,文能把陳郡治理的如此繁華,漢王治理才能還在始皇帝之上。

“就是不知道老師的府邸在什麼地方?”看著熱鬨的街道孫叔通不禁犯難了起來。

孫叔通是孔鮒最得意的弟子,儒家弟子大部分遵守禮儀,不知變通,但孫叔通卻有著能言會道的口才,和靈活的道德底線。

孔鮒就看中這點舉薦他去了鹹陽城,成為了始皇帝的博士,要是其他弟子去了鹹陽城,隻怕早被始皇帝砍了。

始皇帝頒布焚書令之後,孔鮒徹底對始皇帝失望了,甚至因為焚書令牽連太多自己的子弟,他對始皇帝也開始仇深似海。

這個時期的儒生可不講什麼愚忠,講的是‘君視臣如手足,臣視君如腹心;君視臣如草芥,臣視君如寇讎’。

你始皇帝把我儒家弟子當仇寇殺了,那我孔鮒就把你始皇帝看成是寇讎。徐凡一造反,孔鮒就帶著弟子來追隨了,他還把自己的消息告訴了孫叔通,讓他想辦法逃,不要被牽連了。

孫叔通剛開始雖然得到了這個消息並沒有打算逃,他認為始皇帝還活著的時候,起義造反是自尋死路。結果卻沒有想到徐凡的義軍越打越多,地盤越來越大,秦軍的實力也沒有他想象的那樣強大,大秦的天下也沒有他想象的那樣穩固,居然被義軍輕易打的粉碎,整個天下居然又要呈現出戰國那樣的亂世。

一時間孫叔通都看不懂這個世道了,徐凡帶著一群刑徒造反,居然可以打崩強盛的大秦天下,這是什麼神話故事。

當徐凡在江陵城正式稱漢王,九卿之一居然有自己的老師,孫叔通就知道這鹹陽城是待不下去了,他快速逃出了關中,一路從武關進攻南郡,潁川郡來的陳郡想要投靠自己的老師。

孫叔通就這樣不斷問路,不斷尋找一不小心就撞到一個衣衫襤褸士子,

“抱歉,抱歉,這裡人實在是太多了!”

士子不在意道:“沒事,你也是儒生,是來趕科舉的嗎?”

他老師就是儒生,他嚴格意義來說也算是儒生了,隻是他連本《論語》都沒有學完,都不好意思說出口,但他對孫叔通還是有好感的。

這個孫叔通還真不知道科舉,這段時間他都在趕路。

“在下孫叔通,不知道兄台說的科舉是何物?”

士子笑道:“在下魯舒,碭郡人,聽說漢王在陳郡開科舉,隻要是讀書人都可以考,考上了就可以成為田吏,在均田立下功勞之後,就可以成為漢國的曹吏乃至縣令高官,所以我就從碭郡來到陳郡了,卻沒有想到陳郡如此繁華,這才與兄台相撞。”

孫叔通吃驚道:“這是招賢令的擴大版,看樣子漢國的人才缺口很大呀。”

招賢總要有一技之長,而且單人麵試,沒點本事的人根本不敢去。

魯舒笑道:“漢國新立,自然缺是士子,自焚書令之後,我等讀書人終於有一個出頭之路了。”

說起來魯舒也不好意思,他讀了幾年書,還沒有深入學習,他老師就被秦吏砍了,嚇的他父母趕緊把他書籍燒光了,但這樣一來魯舒也失去了前途,兩年前他父母病逝,家裡也落魄起來了,他從一個小地主的兒子,變成了一個豬倌,生活變得極其拮據,本以為他就會這樣落魄的活著了。

幾天前他從家鄉聽說陳郡科舉的消息,雖然他已經快把讀的書忘光了,但他也明白這是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於是他就帶著身上僅有的16錢,一路從碭郡跑到陳郡來,想要靠科舉改變命運,要不是陳郡這一路都可以找到活來乾,隻怕他還沒有進入考場就先餓死了。

求收藏,訂閱舉薦票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