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嘉願意稱楚王就稱楚王,我本也不是楚國宗親之後,隻是因為暴秦無道才起義伐秦,雖然楚王已經被秦嘉占了,那我就稱漢王吧。”徐凡無所謂道。
可能是這個時代文明還沒有成熟,大部分人還是肆意揮灑自己的本性,這個時代的人即便是作惡,也做的明明白白,遇到事情想做就做,一點不婆媽。
徐凡反而多了兩千年文明的熏陶,思慮太多,認為時機不成熟,反而不想此時稱王,但他一個人也不可能阻止的了整個義軍高層有向上的想法。
“漢王?”
徐凡笑道:“漢水流域也是楚國的發源地,本將稱漢王,也是名副其實。”
英布滿不在意高興道:“漢王就漢王,正好將軍您新弄出一個王,表示您獨一無二的功業。”
英布想要的是進步,至於徐凡稱什麼王,他不在意,隻要徐凡稱王,他可以當將軍就好。
其他義軍將領想法也是和英布一樣,即便有人搗亂,這稱王儀式還是要辦下去,於是也紛紛說道“漢王比楚王好聽。”
都進行到這步了,不能放棄,又不可以和秦嘉一樣弄出一個楚王,要不然兩個楚王,這算什麼?
義軍的麵子隻會更加難看,還不如弄一個新王出來。
但周章,陳曉和張良卻明白這意味著什麼,這是幾乎放棄了義軍還沒有占據的郡縣百姓的法理統治權,你都是漢王了,有什麼資格統治我楚地的百姓。
周章遲疑道:“將軍隻是這樣一來,楚國的貴族和百姓難以接受,可能隻有陳郡,潁川郡,南陽郡,南郡,九江郡和衡山郡百姓能緩慢接受。”
這些地盤都是徐凡從秦國手中打下來的,這就是最好的法統,當地的百姓豪強也能接受。
陳曉接著說道:“但其他地方的百姓是很難認可漢國的,這對將軍的大業不利。”
徐凡要是楚王,楚國的百姓就知道要聽徐凡的話,但忽然出現一個漢王,誰又會認為自己是漢民,這對徐凡的大業極其不利呀。
這個時候英布他們才意識到楚王的意義,幾百年來楚王已經成為了這片土地上的符號了,這片百姓明白自己是楚王的子民,就會認可楚王的統治,管理成本會極低,但忽然冒出一股漢王,這要讓楚國的百姓接受,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可不會少。
季布想了想,還是覺得楚王更加保險,更加符合義軍的利益,於是他說道:“將軍,給屬下10天時間,屬下定讓偽楚王駒和秦嘉消失。”
徐凡卻搖頭道:“秦軍才是我們義軍最大的敵人,現在大敵還未除去,我們就自相殘殺,這最高興的隻怕是始皇帝了。”
“上次我和伱們說,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這是反秦最重要的問題,滅秦才是現階段天下最主要的矛盾,其他次要矛盾都可以先放下。而且我稱漢王也不是全沒有好處。”
所有人都遲疑的看著徐凡,這事情還有好處?
隻有張良若有所思,徐凡有包納寰宇之心,是想要做第二個始皇帝,他是不會滿足隻做一個楚王的。
果然徐帆笑道:“有得必有失,稱漢王,更容易讓我們統合其他地方的百姓,我們義軍並不全部都是楚民組成,潁川郡義軍大部分是韓人組成,還有一部分是原本的周人,魏人也有一部分,稱楚王對這些部眾是十分不公平,讓他們會有二等百姓的感覺。”
但要是我為漢王,新生的大漢是楚民,韓民,魏民,周民組成,等我們的地盤擴大還可以有趙民,燕民,這樣大家不會覺得自己在漢國是二等公民,而是會把自己看成新的漢民,當我們把胸襟包括整個天下的時候,漢王就比楚王就更加有利於統治天下了。”
所有人這個時候才恍然大悟,原來將軍不稱楚王還有這層考慮。
“不愧是將軍,我們還隻盯著楚國的時候,您已經看到整個天下了,不錯,稱王有什麼意思,要學就學始皇帝稱帝。”
“慶祝儀式就先不辦了,一切為以秋收為重,秋收完成之後,我們還要加快四郡均田速度,這次我義軍常備軍擴編到30萬,接下來我們還要北伐中原,先攻占三川郡,奪取敖倉,最後打進鹹陽城,活捉始皇帝,我們正式在關中開創一個新的國家,本將在鹹陽城登基稱帝,你們也稱會成為功臣,名垂青史。”
徐凡的話讓所有的人都熱血沸騰,30萬常備軍簡直不敢想象,後麵打進鹹陽城,活捉始皇帝,更是讓所有武將激動起來,徐凡的部下都是始皇帝的仇人,這天下還有比在敵人宮殿上稱帝,更加大快人心的事情嗎!比起將軍的大格局,他們反而有點目光短淺了。
求收藏,訂閱和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