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臣的臉上露出了深重的憂色,從他被李由重創之後,他的生存危機就沒有解除,到處都是強敵,他根本找不到一條出路,這半年多來他的實力增長極其緩慢。
而與之對應的是上柱國將軍的實力卻在蒸蒸日上,實力越來越強悍。現在即便是他和秦嘉聯盟隻怕也不算上柱國將軍一合之敵。
秦嘉看出武臣的憂慮笑道:“兄長,局勢還沒有到你想象的那樣嚴重,上柱國雖然實力強大,但他為人迂腐,這幾年可曾看到他進攻過我們義軍,可曾吞並過一支義軍,即便是近在眼前的魏咎,上將軍都沒有吞並,可見他的迂腐,隻要我們兄弟還在反秦的道路上,上柱國將軍就不會吞並我們。”
秦嘉拍拍自己的臉笑道:“上柱國是讀書人,要臉的。”
秦嘉就認為徐凡太迂腐了,要是他站在徐凡的那個位置上,就會想辦法吞並四周的小勢力,到處攻城掠地,而不是支持他們這些弱小的義軍去擴張。
魏咎周市他們受到秦軍重創之後,徐凡救援他們也就算了,當時魏咎周市他們已經維持不下去了,徐凡想要吞並他們可謂是輕而易舉,而且彆人也說不上閒話。
結果徐凡就這樣看著魏咎周市他們重新訓練軍隊,一個個又把魏國的城池收複了,在秦嘉看來就是迂腐的表現。
武臣卻依舊憂慮道:“你可不要忘記上柱國攻克的郢都,是楚國的故都,要是上柱國將軍在郢都稱楚王,要求我等歸服,隻怕即便我等不願意,但我等的手下也會迫不及待的歸服上柱國將軍。”
武臣可知道自己的兄弟邵騷一直想重新歸於上柱國的麾下。從上次上柱國圍魏救趙救他們之後,邵騷就成為上柱國的迷弟,經常叫他重歸於上柱國麾下,說什麼這比他們單乾好,跟著上柱國將軍未來不會缺公侯之位。
但我武臣豈是公侯之位就能滿足的,我想要的是稱王。
秦嘉聽到武臣的話當即臉色大變,徐凡現在都沒有稱王,都讓他已經忘記這事情了,但徐凡真在郢都稱楚王,就有借口吞並他們的地盤和軍隊了,隻怕他手下的那些部下也願意投靠徐凡。
沒辦法,對比太強烈了,他們單乾了2年,雖然占據了半郡之地,但已經被打窮了,他們都快窮的吃不起飯了,而不遠處的陳郡卻是蒸蒸日上,秦嘉的小弟可不認為他們不能打,隻是跟的首領差距太大,他們現在是不介意換一個首領的。
所以秦嘉的危機感很強,他們本就是從陳郡出來的,而且陳郡也一直在支持他們,大部分人又都是沾親帶故的,他們歸到徐凡麾下並不會拒絕,隻是差一個借口,而徐凡要是真稱楚王,這就是最好的借口了,誰讓泗水郡曾經是楚國的地盤。
秦嘉馬上說道:“有道是先下手為強,我等不能就這樣乾等著,不能讓徐凡提前稱王,我們要先弄一個楚王出來,我等就有借口反抗徐凡的吞並了,兄長你有經驗,泗水遍地是宗親,隻要我們找到一個楚國後裔,推他做楚王,徐帆就沒有吞並我們的名義了。”
武臣吃驚的看著秦嘉道:“上柱國即便吞並我們,也會給我們一個將軍之位,你看那吳廣,田藏被秦軍打的一敗塗地,但投靠上柱國之後依舊受到重用,但你要是奪了上柱國的楚王之位,那就是在自尋死路,現在整個楚地還有比上柱國將軍更加有資格稱王的。”
即便武臣不想當徐凡的小弟,但他也想留條後路,在他看來楚王已經是徐凡的囊中之物了,他們這樣做就是徹底與徐凡為敵。
秦嘉咬牙切齒道:“怎麼會沒有資格,他徐凡,姓徐,而楚王姓熊,之後有羋,屈,昭,景家都比徐凡資格稱王,我們隻要找到其中一家,擁立為楚王,這比徐凡更加有資格,即便徐凡稱王了,但隻要不是楚王,他就沒有理由來吞並我們。”
武臣臉色猶豫,還是十分擔心,這種徹底得罪上柱國將軍的事情,做了之後就沒有回頭路了。以後徐凡不但不是他們的盟友,反而是對他們殺著後快的敵人了。
要麵對一個如此強大的敵人,武臣還是有點擔心自己的小命的,20萬秦軍都被徐凡滅了,他幾條命給徐凡滅的。
秦嘉看出武臣的猶豫繼續說道:“兄長就甘心淪為徐凡的小弟?兄長要真有這想法,何不現在就投靠上柱國,以上柱國豪爽大方來看,公侯之位想來是不會少了兄長的。”
武臣想了想自己這段時間九死一生的經曆,他咬牙切齒道:“他徐凡能稱王,我武臣為什麼不能。”
秦嘉想了想道:“現在楚地除了徐凡之外,大的勢力就是我們兄弟,東海郡的陳嬰,會稽郡的項梁,要是我們幾個勢力結盟,我們三方勢力聯合起來占據三郡之地,再以楚王的名義,大肆封將,收編各地豪傑兵力,我們的聯盟就可以擁兵10餘萬,成為一股可以改變天下局勢的力量,到時候不管是秦軍,還是徐凡想要對付我們都要三思而後行。”
“而這樣一來我們的困境就算是打通了,實力強大之後,我們完全可以坐山觀虎鬥,看著徐凡和秦軍大戰,我們再趁機擴張實力。
始皇帝是什麼樣的人,兄長還不清楚,霸道之極,任何得罪了他的人,他都是殺之而後快,徐凡滅了秦國20萬大軍,他根本不可能忍的了這口氣,要不了多久他們就會打起來的。”
這句話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武臣咬牙道:“為兄乾了!”
而後他問道:“我們兄弟推誰做楚王?”
“小弟偶然認識了宗親之後,名為景駒,他是楚國宗親之後,在本地是德高望重之人,可以為楚王。”
武臣想了想問道:“不會有什麼後患吧?”
當初他推魏咎上位是想要做傀儡的,但卻沒有想到魏咎居然聯合了碭郡出身的周市,擺脫了傀儡的處境,這也是他離開碭郡,卻不能把軍隊全部帶走的原因,因為魏咎已經籠絡了不少魏人將領。
秦嘉道:“景駒本身沒有多少勢力,隻要我們兄弟安插好人手,他是翻不了天的。”
武臣點頭道:“這事情要和項梁和陳嬰說一下,他們兩人要是認同了,這楚王才算是立下來了。”
秦嘉卻搖頭道:“不能說,甚至立楚王這事情還要快,要結盟之前就定下來,這樣我們才好掌握主動權,要不然項梁是項燕之後,陳嬰也曾經是秦吏,他們的威望比我們高,會推選出他們想要的楚王,到時候我們兄弟不就為項梁他們做嫁衣了。”
秦嘉臉色凝重道:“我們兄弟拚搏了兩年多,但卻是實力最差的一方,要是現在不掌握楚王,聯盟之後主事之人大概率是項梁,我們兩兄弟就要靠邊站了,而掌握住楚王,我們兄弟就掌握了主動權了。就可以以楚王的名義擴張勢力。”
武臣一想也對,他們建立這個聯盟就是要掌握主動權,要還成為了項梁的小弟,那還不如直接投靠徐凡,畢竟徐凡這人還是顧念舊情。
兩人商量好之後,一麵派遣使者去東海郡和會稽郡商議結盟事宜,一麵派人去找景駒,準備稱王儀式。——
會稽郡,郡守府。
項梁看著一張楚國的地圖長籲短歎,將門出身的項梁為人謹慎,這也是他在徐凡起義之後,還要觀望的原因,等徐凡兩戰殲滅8萬秦軍,他才認為時機成熟了,立刻殺了殷通占據會稽郡。
而他也比其他義軍勢力不同,其他義軍勢力打到那算那,根本不會重視發展地盤,而項梁是少數和徐凡一樣,認為鞏固根基更加重要的反秦勢力。
他占據整個會稽郡之後,沒有馬上帶領士兵出擊,而是在這半年多時間,招募士兵,訓練士卒,鞏固本土,把自己的親信安插在會稽郡的州縣當中,自己的子侄安插進軍隊當中。當他覺得整個會稽郡已經被掌握囊中的時候,項梁才正式開啟討伐秦國之路。
他本打算兵分兩路,一路東征占領九江郡,一路北上占領東海郡。但這時他就遇到一個尷尬的事情,有一個和他一樣有遠見的人,卻比他早一年反秦,也多了一年發展的時間,他想要擴大地盤的時候,那個有遠見的人也開始擴張地盤,雙方的撞到一起了。
項梁剛把軍隊集結,九江郡就被季布帶領5萬大軍攻克,東海郡南部又被擁兵2萬陳嬰占據,項梁一下子會卡的不上不下非常難受。
而最讓他難以接受的事情老家的背叛,幾個月前,項梁占據會稽郡,立刻就傳信到項縣,讓項彪派遣項家子侄幫他做事,在他看來是十拿九穩的事情,卻出現了意外,老家的人不願意幫他。
求收藏,求訂閱,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