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項目定的目標是怎麼用數字化讓一線的銷售提升工作效率。我想知道,你覺得項目最終產生什麼樣的效果會真正幫到你。”
“說幫我提升業績可以嗎?”羅琴迅速給出了答案,隻是帶著戲虐的嘲笑。
“我覺得可以。”
“誒?”羅琴發出一聲輕輕的感歎。她沒想到袁媛會順著接她的話。看神情也沒有絲毫玩笑的意思。以至於她附身去拿桌上酒杯的手在空中卡頓了。
“我覺得所謂的提升效率,簡化流程,如果不能在結果上有正向效果,就不能談項目是成功的。”
袁媛沒有理會羅琴的反應,隻是進一步表達了“使命必達”的決心。
“謔,我就說你是有‘野心’的。”羅琴收回了她不置可否的驚訝。
一道光亮從羅琴的眼裡穿過酒吧昏黃的燈光,射在袁媛自信的臉上。
袁媛接住了羅琴的眼神,誠懇表示:“我們這次規劃項目目標的時候是把提升銷售額作為其中的一個考核項的。”
“這是你想這麼乾,還是項目組已經定了?”
羅琴已經不再糾結袁媛的“初生牛犢不怕虎”。她輕輕把啜過一口的酒杯又放回到桌上:“聽我一句勸,彆跟自己過不去……”
既然派諾年年都少不了做項目,羅琴對派諾項目的套路多少是有發言權的:凡事她參與的、聽說的,合作過的就沒有一個項目不是圓滿成功的。
成功的秘訣不是做項目的人有啥通天的本事,也不是項目本身有多“另辟蹊徑”,而是大家在評估標準上都是很能把握分寸的。
隻要把評估標準定的既不是唾手可及,又不是遙不可及,那項目效果自然就可控,項目報告自然就漂亮的剛剛好。
不管是定項目的、管項目的、做項目的都能皆大歡喜。
可這袁媛……怎麼就空長了一張聰明的臉孔,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呢?
“我知道定這樣的目標的確很難有退路,但是,投入和回報是應該成正比的。”袁媛似乎並沒有絲毫的動搖。
不管是苦心規勸的羅琴,還是一開始就拒絕她提議的劉勤,袁媛當然明白他們思慮周全,以穩為先的用意。
但是,求穩也就不可能讓人印象深刻。他們都忘了,她還是一個派諾的外包工。
她需要證明自己,越快越好。
項目的階段報告時間定在年底。而年底也是一年工作評估的節點。
一年了,她已經做了一年的外包工。想要把自己脖子上的臨時員工證換成派諾的正式員工證,她需要轉機,更需要給轉機一個有說服力的推動力。,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