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首播結束(2 / 2)

直把人看得汗毛豎立,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劉徹握著馬鞭遙遙一指,命令道:“你騎著馬兒跑到那頭的林子裡,聽一聽仙跡中老夫子所言,再折返告訴朕,老夫子方才都說了什麼。”

“喏。”衛青依令而為,少年人身高腿長,利落地翻身上馬,縱馬而去。

沒一會兒,他回來了。下了馬老老實實地說:“回陛下的話,方才仙人說……陳勝吳廣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劉徹盯著他,慢慢地勾了勾嘴角。

是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騎奴又如何?從此這個了不得的騎奴就是朕的了!

同樣無比震驚的還有宋太祖趙匡胤。

他的兩個兒子德昭、德芳、幼弟趙廷美、丞相趙普都要隨侍在他身側,才有幸得以觀看仙跡。而獨獨他的二弟晉王趙光義卻不必如此!他竟也能得仙跡格外賞識?雖說趙光義的確喜好文墨、多才多藝,但怎麼想,他的文學造詣也比不過丞相趙普……

難不成他這個二弟日後脫胎換骨,也為他大宋立下了什麼大功勞?如今與趙光義還顯得親密無間的趙匡胤試圖說服自己。

而趙光義本人對此事也格外自傲,他心底裡一向自認不比兄長差(除了武力稍遜阿兄),如今仙跡獨獨為他破例,豈不是對他一身抱負的最好認可?自己日後定然為大宋建功立勳,指不定是他收複了燕雲十六州也有可能!否則他怎能與阿兄同享此等際遇?老天待他不薄啊!趙光義不由走路都帶風、昂首挺胸。

這一幕同樣發生在清朝。

康熙四十七年,養心殿內。康熙勉強起身,一邊聽仙跡說先秦之事一邊也翻閱著《史記》,隨口叫了聲:“梁九功,換茶。”

底下“嗻”了一聲,是年輕的李德全的聲音,康熙微微一怔。

自從梁九功“托合齊飲宴”一案後,康熙身邊的大太監就換成了李德全,可偶爾出神時,還是會叫錯人。

畢竟梁九功從他登基之初就跟著他了,幾十年來,從無過錯。

可梁九功卻為了保成,寧願老節不保。

康熙不明白。

那時,梁九功被押到他麵前時,康熙氣極了,厲聲質問他:“梁九功,朕待你不薄,你為何要背叛朕?為何要去蹚這一趟渾水?”

托合齊糾集了那麼多朝廷命官,便是想要為了營救保成,為了替他說情,想到胤礽人在高牆之中,朝堂上都還有那麼多位高權重之人為他奔走,就讓康熙夜不能寐。

這恰恰是令康熙最忌諱、膽寒的。

可他怎麼也沒想到連梁九功也摻和在其中。

梁九功伏在地上,流淚道:“萬歲爺……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