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大秦亡了! 在嬴政耳邊悄悄說:(2 / 2)

李斯為此邀上了同樣善於書法的中車府令趙高、太史令胡毋敬一同造字。但論書法精益、研習之深,李斯格外自傲地想,趙高與胡毋敬二人加起來都不如他一個!最終還不是他冥思苦想,以大篆為筋骨,六國文字為皮肉,刪繁就簡,才創造出了字形屈曲圓轉、筆畫力如鐵石的“小篆”——為尊崇古字大篆,他對自己構思已久、費儘心血的字體卑稱小篆。

如今這仙跡現世,他下意識比對今後兩種文字,驚訝地發現,後世書寫的字體與他創造的小篆在字形結構上有不少相似之處!他不禁揣測,後世文字是否是從小篆演化而來?

“書同文”,是為了暢通秦王詔令,同時也為絕六國複國之念,李斯早已被六國遺民憎恨入骨,莫說他自個的項上頭顱已被重金懸賞於遊俠刺客之間,便連遠在上蔡的祖墳都險些被掘,即便如此,他也未曾後悔。

他有些悵然若失地仰望天際,卻不知……“書同文”後世是否實現了?

隨後,他又將目光投向老者麵前零零散散坐著奮筆疾書的孩童們,又難免推測這是如學宮一類的地方,莫非這位老者是兩千餘年之後與孔子、墨子一般的賢才?

但……賢才與其弟子為何都這副打扮?

仙跡中所呈現的後世之人都看著體貌豐潤、神態安然,想來衣食無憂,卻又不知為何穿著古怪無襟短衫,不論男女皆露臂露腿,姿態隨意地坐在似乎是“胡床”的東西上,實在不雅。在座男孩兒更好似都被施了髡刑似的,全頂著毛刺尖尖的短發,女孩兒中則有長發亦有齊耳短發,讓人見了難免皺眉。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之,孝之始也。後人緣何要如此自汙?”推崇周禮的王綰狠狠皺眉。在大秦,將犯人的頭發全部剃掉或者剃掉一部分是對犯人莫大的羞辱,因此才會誕生髡刑。髡刑從夏商周起用至秦,該刑罰一直很流行。

因此在場的君臣都感到不適和疑惑。

仙跡不是說了嗎,這“天靈靈地林林女士”的直播間是經過“功德值審核”的,能被此等神仙手段選中的後人,總不能是犯人吧?

被急召入鹹陽宮、仍身披盔甲的上卿蒙毅也沉聲道:“這仙跡中就學的不僅有男童,也有女童,難不成在兩千年以後,這女子也可與男子一同入學?那豈非毫無男女之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