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0 章 靖難之役5(2 / 2)

攻,直接將借來的大寧兵馬重創,連陳亨都身負重傷,而這時,後軍的房寬、劉才才後知後覺發現左軍的情況不妙,他們立刻率後軍趕去支援陳亨,可惜,立刻被殺得士氣大振的平安軍乘勝追擊,一鼓作氣也打敗了。

哎,燕王的小R卡們啊!

燕軍的形勢頓時一片頹散,左軍後軍都沒了,本來被保護包裹在中間的中軍也暴露了出來,前軍被打得勉力支撐騰不出手,右軍李彬也在頑強抵抗郭英,可終究是寡不敵眾啊!再拖下去,必然要被李景隆各個擊破了!

現在,我們完全可以說:就是現在,已經到了燕軍最危急的時候了!】

明洪武年間,朱元璋心都懸在嗓子眼了!

他瞪大眼睛,四下張望,卻不知道自己在找尋什麼,他似乎也在亂軍之中,想找到自己兒子的身影一般:“中軍……中軍沒有留人啊……”

滿座的文武大臣,個個都圍在輿圖上,大夥兒的手心裡都不約而同沁出了冷汗:燕王該怎麼辦?燕王現在該怎麼辦才好?

明永樂年間,永樂帝閉了閉眼。

很多時候,他都不願去回想這一仗,不是他逃避,是實在心痛難忍,那種錐心之痛很難訴說。那些從一開始就陪著他由死向生的將士們,有不少永遠地留在白溝河了。

【咱們這裡還得誇一誇曾經被朱權統禦的大寧都司軍,怪不得朱棣要千裡迢迢去借呢,麵對平安的偷襲,主將陳亨重傷的情況,大寧兵沒有崩潰與退散,他們甚至還維持了陣型將平安很大一部分遼東軍都拖在了燕軍左軍戰場,導致平安雖然打退了房寬,卻沒能將他們全殲,最後又花了一點時間整理陣型,這就給了身在中軍的朱棣一些反應與思考的時間。

但他也沒辦法思考太久,因為平安已經火速重新集結,向朱棣所在的中軍後方快速地移動過去。】

朱元璋又將地圖上的小旗挪動了一下,這下所有人都看出來了,朝廷八-大將在猛攻前軍,郭英在攻友軍,平安已經打穿左軍後軍,從後麵壓上,上下左右全都被包圍了

“燕王再一次陷入重圍了。”徐達長歎一口氣。

【平安帶著遼東與山西騎兵追擊著後軍狂奔而來,他們剛剛經過激戰,渾身浴血、煙塵滾滾,鐵蹄聲聲震動著大地,這時朱棣也受到了後軍小弟房寬的預警

與求援,朱棣不得不帶了一半的韃子與親衛,親自去救後軍,將中軍與燕軍的大旗讓兒子朱高煦繼續鎮守,因為他已經沒有任何可以抽調的兵馬了。

這一仗,他隻能自己打!

但是這一段各種明史與野史的記載都十分混亂,朱棣方寫的全都在吹燕王無敵超人,帶著七十個人硬抗平安的兩萬遼東兵馬,一個人殺了上千人,實在有點誇張。而朝廷方則將黑鍋都扣在了李景隆身上,說他在二十公裡外的中軍像按暫停鍵一樣叫停了平安的騎兵進攻,這也是非常無腦啊。

真實情況我們已經不得而知了,但我們能從無數史料的拚湊中,至少能夠知道朱棣這一次是親自衝在前麵的,他好多匹馬都被箭射死了,他自己應該也有負傷,但朱棣衝鋒身邊肯定有親衛,所以能在萬軍中活下來,並不是朱允炆那句“誤傷我皇叔”的功勞。

朱允炆要真那麼仁慈,湘王也就不會死了,比起朱棣,湘王年紀與朱允炆相仿,這兩個人可是從小一起和尿泥長大的,雖有輩分之差,情分卻非常深,是好朋友啊,但朱允炆削湘王可有手軟?

咱們言歸正傳,後軍在朱棣這個ssr強勢介入之後,暫時穩定了陣腳,但也深陷重圍在平安的猛攻下無法脫身,朱高煦這時腦子突然靈光了起來,他感覺老爹可能有危險,便毅然決然帶著剩下的韃子兵與親衛,一股腦衝去後軍救爹去了。

咱們前麵說過,徐輝祖對朱高煦的判斷是非常準確的。

他是朱棣的兒子,雖沒繼承朱棣的腦子,卻繼承了徐家與老朱家加起來雙倍的勇猛無畏,衝鋒起來比瞿能更猛!

朱高煦直接殺入後軍,在混亂的戰場上找到了老爹,父子倆交換了一下情報,商議了一下接下來的對策。而這個時候,其他前軍右翼也在拚死作戰,張玉朱能拚死抵抗著瞿能父子與郭英等人的猛烈攻勢,在朝廷軍的合圍下他們支撐不了多久了,燕軍已經算非常強了,撐了那麼久都沒有崩潰,朱棣必須要儘快找到能夠改變局勢的辦法!】

明洪武年間,朱元璋對視頻中這句話重重點了點頭:“不能拖了,一定要想法子突圍,可是……”

朱元璋與徐達等人都交換了一個眼神,他們也研究半天了,沒有發現哪裡有可以突圍的地方,主要是這回李景隆沒有犯錯,而他手裡的朝廷軍

也足夠強。

很好地發揮了大明精銳的正常水平。

朱標也沉思道:“如今最危險的便是,現在四弟的各部都在交戰,他們本來人就少,現在各自為戰無法相互支援,就被分割成了一個個小戰場,遲早會被吃掉的。”

【其實燕軍能撐到現在都算奇跡了,要不是朱棣提前預判了李景隆的預判,打破常規,加強了四軍的兵力,在白溝河這樣一馬平川,沒有半點險要的地方,燕軍很可能第一波就被衝潰了。

可撐到現在,卻仍舊是死局。

如果朱棣無法在接下來的一兩個小時之內找到帶領燕軍突圍的辦法,那麼靖難之路便到此為止了,因為明史的混亂,很多人都不知道靖難之役究竟是怎樣的魔鬼難度,而白溝河之戰,便是靖難之役難度的一個縮影,這也是為什麼曆史上從沒有一個藩王能夠乾翻朝廷造-反成功,更何況大明還是被朱元璋經營了幾十年的大一統王朝。

這就是靖難之役。

被遠遠低估的靖難之役。

更不要說什麼李景隆是臥底、郭英等明初大將給朱棣放水的言論,這也太可笑了,其實看白溝河之戰就能看得出,李景隆的軍事水平不說多高,但至少是合格的。

而他當主帥也有兩把刷子,那可是六十萬人的大軍,他指揮起來如臂指使,還能令來自全國各地的將領各個團結,殺敵超猛,相互支援,也沒有搞什麼爭鬥,這像是放水的樣子嗎?

換做是李廣當主帥,這六十萬人早就迷路了吧?】

漢武帝時空,抱著霍去病也在悠哉悠哉看視頻的劉徹突然被熟悉的名字震了一下,然後便麵皮發癢,故作鎮定地搔了搔。

“怎麼朕竟覺著有些丟臉……”

【當然,在這樣的絕望時刻,按照那些混亂的說法,我們的風係魔法師·朱迪估計要開始前搖施法召喚那一陣能夠吹倒李景隆的中軍帥旗的神風了。

顯然說這個話的人並沒有去估算過整個白溝河戰場有多大——白溝河戰場前後囊括了三個縣的距離!!三個縣啊朋友們!直線距離有一百公裡!李景隆的中軍距離朱棣父子倆的後軍方位,大概能隔十幾二十公裡,什麼大帥旗倒下二十公裡外都看得見?

而且朱棣不是站在那兒拿望遠鏡一直盯著李景隆,他打仗哎,他對麵</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