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1 / 2)

高顯今年17歲,筆春丫稍稍大一些,在家裡雖然是小兒子,但是自有著一股拚搏向上的勁頭。

他精明能乾,等問候完沈家的長輩之後,見到妻弟沈德宗,便主動上前搭話,一點兒也沒有仗著輩分高高在上的模樣,反而是臉上始終帶著熱情的笑容。

“阿宗,有些日子不見了,最近讀書怎麼樣,準備什麼時候下場靠秀才啊?”

對於新進大姐夫的問話,沈德宗麵帶笑意的謙虛回道,“孫夫子說我文章火候還不到,可以再練習一段時間。”

“再等兩年,你也不過才15歲,那也是少年英才啊。”高顯聞言,神色稍顯驚訝,但是很快便讚歎的開口稱道。

不過高顯也不是趨炎附勢之人,他並沒有忘記自己還有一個小舅子,於是與沈德宗交談幾句之後,便把話題轉向了一旁默默喝茶的沈德福。

“阿福,如今是在陳夫子處啟蒙對吧?”

沈德福聞言,抬頭回道,“是的。”

“那離姐夫家裡挺近的,以後沒事兒要經常來家裡玩啊。”高顯眼睛樂嗬嗬的眯成一條縫,很是熱情的說道。

“好的,有機會我會去的。”沈德福見高顯態度很真誠的樣子,他也不好直接拒絕對方,讓高顯丟麵子,於是便客套的附和著答應了下來。

男人這邊喝茶聊天,女人這邊也沒有閒著。

屋子裡,春丫一進門就被家裡的幾個女人團團圍住了,宋氏作為親娘,最先開口問道,“女兒啊,在高家怎麼樣?婆婆有沒有故意為難你?你嫂子為人怎麼樣?小姑子是不是那種喜歡挑撥是非的?”

“娘,娘,你放心,我一切都好。”春丫從親娘的語氣裡,得知她對自己的擔憂之情,便反手抓著宋氏的手,拍拍她的手背,臉上帶著笑意的一一回道:

“娘,奶奶,你們放心,高家人都是和善的,這三天,我做飯的時候,嫂子幫著我做,小姑子也是性子溫柔的,看起來有點兒害羞,婆婆也不是多事兒的人,家裡人都很好相處的。”

宋氏聞言,見春丫麵色不似作偽,終於放下了懸著的心,長舒了一口氣,回道,“嗯,那我就放心了。”

之後家裡的女人們又傳授了一些做人家媳婦的經驗,到了時間,便到廚房做飯去了。

女婿上門,宋氏著實是用心招待,午飯還特意燉了小雞,炒了臘肉,蒸了雞蛋,這飯菜對於農家人來說,規格不低了。

高顯吃的也很開心,席間還喝了不少的酒。沈昊酒量不行,但是沈炅經常在外和沈員外的護院們喝酒,更彆提古代的酒精度數很低,所以一般一兩斤不在話下。

不過高顯畢竟是女婿,午後還要回家,沈炅也沒有灌他喝酒,稍稍有點兒上頭之後,便放下酒杯,聊些過去自己押送貨物時的見聞。

高顯倒不覺得煩,他這個沒怎麼出過遠門的青年,聽起來很是津津有味的樣子。

飯後,春丫攙扶著高顯兩人坐上牛車,往北岸村趕去,在他們的背後,沈家人不舍的揮著手道彆。

“大嫂,彆傷心了,春丫有了好夫婿,後半輩子就等著享福了。”楚秀秀在旁邊安慰抹著眼淚的宋氏說道。

“哎,我雖然知道,但是想著春丫那麼小小的一個,在我身邊十多年,這一下子嫁人了,我心裡還是很不舍的。”宋氏勉強擠出一個笑容,隨即回道。

“哎,咱們當女人的,這輩子就是這個命,長大了都是要離開娘家嫁人的。”老雲氏很是感慨的說道。

她這輩子命也挺苦,家裡窮,就找了沈大山這樣一個隻有幾畝薄田的漢子,好不容易攢了幾年錢,日子過得稍稍富裕一些,又天下大亂,四處在打仗。

後來跟著鄉親們逃亡、躲避戰亂,路上一兒一女還搭上了性命,現如今也不知道埋在哪個荒郊野嶺?

不過如今總算是苦儘甘來了,自從新朝成立之後,日子安穩許多,家裡添丁進口的,也能填飽肚子。

更不用說,還有著一個能讀書的大孫子,未來說不定能考中秀才呢!到時候,她也可以被人尊稱一聲沈老夫人嘍!

春丫回門過後,日子很快便到了臘月二十三,私塾的先生們都放了假,沈德福和沈德宗兩兄弟也終於不用上學了。

有了空餘的時間,沈德福就像是剛出籠子的小鳥,可勁兒的撒歡了起來,倒是沈德宗,仍舊自律的繼續在家用功讀書。

“二哥,都放假了,你不休息一下,輕鬆輕鬆?”沈德福見到沈德宗捧著一本《易經》在手心裡,不由得驚訝出聲。

“嗯,既然沒什麼要緊事兒,那讀書也是一種放鬆心情的方式。”沈德宗見是弟弟來了,手裡的書也沒有放下,隻是略微抬了抬頭,語氣平和的回道。

沈德福聞言,心裡大受震撼。他覺得沈德宗真是一個神人,竟然覺得讀書也能放鬆。

現代那麼多孩子,都深深的厭惡學習,每每到了寒暑假都玩瘋了,從來不會做作業,又怎麼像沈德宗這般自律的把讀書當做樂趣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