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第七百零三章 開平之虎,梟猛之獅
老叟原本是存著教訓楊清源一頓的心思。
固然那熹宗厲皇帝朱瞻坤是個昏君,但也是太祖高皇帝的元子元孫,楊清源以臣廢君著實也是逾越了。
可沒成想這小子不但是天下名將,連武功也如此不凡。
要知道他這一身槍法武藝,曾經也是橫行天下無忌,少有人敵的,後得三光神丹之助,不僅死中求活,還修複了一身暗傷。又在這武當山上隱居數十年,得了張老道指點,早已不是凡俗可比。
可沒成想,自己竟然不是這小子的對手,剛剛的交手看似平分秋色,實際上自己已是隱隱落在下風。
“槍法更勝前輩,不知是何人?!”
楊清源其實已經將老叟口中人物猜了個七八分。
這老叟年輕之時,貌奇偉,勇力絕人,猿臂善射。將十萬眾之軍勢,便有橫行天下之威,便是尋常法天象地境也阻不得他。
能夠勝他之人,還能是誰?!
卻聽老叟苦笑搖頭道,
“多年前的舊事了,那老貨刀槍雙絕,以‘梟猛’著稱,當時我大周軍中無一人是其對手,攜大軍之軍勢,便是明教和道門的高手,都難當其鋒芒。
若非強弓勁弩,實在是攔不下他!
唉,不過是多年前的往事,不提也罷,不提也罷!”
老叟擺了擺手,相互試探之後,也沒什麼好談的了,雖然老叟對楊清源沒什麼惡感,但也談不上什麼好感,頂多讚一句年少有為罷了。
楊清源一揖之後,便離去。
有這位在這裡,楊清源心裡也放心幾分,至少十四不必再擔心了。
不管是其心智還是其安全。
這位雖然對於他扶立吳王之事不滿,但也不能讓朱瞻均做出謀劃皇位的事情。
且楊清源雖然暫時圈禁了朱瞻均,但不會管他一輩子,隨著朝廷的穩固,新政的推行,自然會放開對於朱瞻均的管控。
在武當山上朱瞻均自然是十足的安全,但下了武當就不好說了,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
待到楊清源離開之後,躲在一旁的十四在走出,眼眸之中已滿是崇拜之意。
“二虎爺爺,你好厲害,竟然能和楊侯戰得平分秋色!!”
十四雖然隻是粗通武藝,不知道兩人交手的玄奧之妙,卻知道楊清源的威名。
天機樓已經出爐了最新的評語:
茫茫江湖號劍君,麒麟閣上有姓名。
槍鋒斬儘敵酋首,白衣封金王侯輕。
雖然在神都百官之中褒貶各半,但是江湖之中楊清源的名望已經攀升到了巔峰。
為於延益討還公道之後,封金掛印,不慕富貴,白衣離京,這是何等瀟灑。
武當山上的小道童中都在傳這事,十四自然也聽說了。
看到十四眼神之中的崇拜,老叟也得意了起來,“那是自然,論武功或許老夫和他在伯仲之間……”
在晚輩麵前,特彆是一個當成孫子的晚輩麵前,老叟還是要點麵子,不可能承認自己輸了一籌。
“而論帶兵打仗……”
說到這裡,老叟想起了楊清源的戰績,“老夫也不遜色於他!”
雖然麵上表情不變,但是老叟還是微微臉紅。他自負也是名將之列,從南打到北,戰績輝煌。
然北境之戰倒還好說,可晉陽之戰,若是易地而處,他自忖是打不出楊清源那般曠古爍今的戰績。
這不知道這臭小子,哪來這般本事,縱是霸王在世,冠軍複生也不過如此了吧!
當然推崇歸推崇,在十四麵前可能是不能漏了怯的。
果不其然,十四聽到老叟這麼說,眼神中崇拜之色更甚。
“二虎爺爺,你再給我講講,當年您報效太祖的故事吧!”
“好啊!那我們就繼續講,話說,當年太祖路過和陽,當時我還隻是混跡於綠林之中,因困頓而臥於田間,突然夢到神人披甲擁盾向我大呼,‘速起速起,天命之主將至。’……”
二虎老叟講得入神,十四聽得入神。
終究不過是個虛歲九歲的孩子,縱是早慧,又能如何?!
……
楊清源走出祠堂,就看見了張老道在等他。
“見過那老家夥了!”
聽到張三豐稱呼人家為老家夥,楊清源不敢苟同,“師兄,雖然說這位年紀不小了,但是跟你比起來,也算是年輕人吧!”
張三豐看了楊清源一眼,“你師兄雖然年紀過百,但是長得年輕啊!”
他說話的時候,非常的認真。
楊清源上下打量一番張老道,不知道是不是吃了腦黃金,越活越年輕了。
初見張三豐之時,還像是四旬左右的年紀,現在看上去最多不過三旬。
這滿頭白發非但似乎不顯老,反而更顯瀟灑!
要知道這可是白發啊!你擱哪個網遊不得賣個兩百塊錢?!
楊清源不和張老道……額……張不老道,分辯這個事情,卻確實辯不了。
反而轉頭問了二虎的身份,“師兄,那個二虎應該就是……”
“立國四王數第二,開平虎威天下傳。”
果如楊清源所猜,正是率師南歸,行至柳河川,突然病逝的開平王,常伯仁。
策蹇龍遊道,西風妒旅袍。紅添秋樹血,綠長旱池毛。比屋豪華歇,平原殺氣高。越山青入眼,回首鬢須搔。
……
楊清源和張三豐閒聊之時,常二虎的故事還在繼續。
“話說那張梟猛其實是英武無畏,鄱陽湖血戰之時,率領他的旗艦和兩艘副艦從陳漢水軍陣型中駛出,當時漢周兩軍都以為他是出來巡航的,也並未在意,誰知這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常二虎不僅僅打仗勇猛,武功超凡,說書也是一絕。
或許年紀大的人,講起故事來,都有一手,聽得十四全神貫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