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第七百章 回山
“衛捕頭有何事相商,儘管開口便是,楊某雖然無官職在身,但是對於江湖朝堂之事,還是略知一二的。”
衛澄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說道,“乃是關於荊州六扇門分部總捕頭的選任一事。”
鄖陽郡六扇門是隸屬於六扇門荊州分部的,如今的六扇門已經從遍布大周各郡向各縣發展,並且沒有六扇門分部都需要派專人去大理寺的刑律學院學習刑偵之道。
原本隸屬於縣尉郡丞的司法捕盜職能已經慢慢移交給了六扇門分部,由六扇門偵查緝拿完畢之後,再交衙門判決。
隨著六扇門的誇張,人員招募和更替便越來越頻繁,原荊州六扇門分部總捕頭,因為勾結地方幫會,充當黑惡勢力保護傘已經被都察院和大理寺聯手拿下了。
這個位置也空缺了近一個月了,不少人都對這個位置虎視眈眈。
雖然六扇門州分部總捕頭,秩比正七品,從官秩級彆上看不算什麼小官。
但其權勢確實不可小覷,掌一州治安,手下可用的武者近千,是一股強大的力量。
覬覦這個位置的人不少!
原本以衛澄的武功、能力、功績當是荊州六扇門分部的不二人選。
原本的衛澄也是候選人之一,可最近卻橫生枝節。
武陵郡太守推薦了一個出身點蒼派的少俠,趙承年,此人在武林之中素有俠名,曾經協助六扇門緝拿多個逃犯,乃是六扇門總部的捕頭之一。
當然他還有另一個身份,荊州刺史周雪言的內侄。
雖然各地的官府很少參與六扇門的事務,但是在六扇門的捕頭選人上,他們是有建議權的。
畢竟六扇門分部還是要和當地衙門合作的,六扇門分部屬於六扇門總部的外派機構,和府衙沒有直接隸屬和統轄關係,但是處理具體事務之時還是要聽從當地長官的行政指令的。
這個半路殺出的程咬金讓衛澄的晉升計劃落空了。
他雖然功績、能力、武功都是上上之選,但是在人脈之上遠不能和這位趙承年相比。
這也是小人物的悲哀之處。
衛澄算不算小人物?!
在鄖陽郡的地痞無賴、地方幫會看來,衛澄可不是什麼小人物,而是一眼可決他們生死存亡之人,是大到天上的人物,跺一跺腳,鄖陽的江湖便要震上一震。
但是在朝廷大員,州刺史的眼中,衛澄也僅僅就是個打手而已。
衛澄出身寒微,因為根骨不錯,被一個元化境的江湖武者看重,而後收為關門弟子。
但畢竟不是名門正派,隻是野路子出身,在江湖之中混不出什麼名堂,於是衛澄便投靠了人手緊缺的六扇門。
確實六扇門在柳獨峰手裡的時候,算是賞罰分明,他花了十二年的時間,從一個小小的捕快晉升為鄖陽郡六扇門分部總捕頭。
一定要對比,就是現在的市刑偵支隊、特警支隊、武警支隊三家支隊長。
但隨著六扇門的壯大,已經非柳獨峰一言堂了。
所以衛澄才求到了楊清源這裡,想憑著當初相交的一分交情,請他出麵。
雖然楊清源此時已無官職,但衛澄可不覺得他已然失勢。
說得出格些,六扇門總捕頭柳獨峰在這位楊大人麵前就是個狗腿子的形象。
單憑“帝師”二字,就足夠楊清源在朝中呼風喚雨了。
聽完了衛澄的敘述,楊清源的心中是抱有同情的。
一個出身寒微的六扇門捕頭能走到今天這一步是何等的不易。
但官場上的這些事情卻是難以避免。
血緣、姻親、鄉黨、故舊、同窗、師生,任何一點關係都會影響著官場平衡、人事升遷、政治鬥爭。
這不單單是製度的缺陷,更是人性的缺陷。
再完美製度也需要由人來掌控,隻有是人就難以避免的私心。
包括於延益那樣清正之人,在用人處事的時候也不能說絕對的公正。
站的位置不同,看待公正自然也是不一樣的。
“我不過是一介布衣,如何能令朝中大員易其心智!?”
楊清源的語氣絲毫不變,依舊和剛剛一般平和之中帶著一分疏離。
衛澄雖然心中已經涼了下,但是來麵上神色沒有絲毫改變。
人家不幫也是在情理之中,不過是半分香火情,怎麼值得楊清源這個帝師武侯出麵?!
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對於衛澄這個人,楊清源其實是看好的,有能力、有底線、武功也勉強過得去。
但這件事情上,楊清源知道自己是出麵的。
楊清源雖然自己不怎麼在乎,但在旁人眼中他今日的身份是何等尊崇?!
彆說是他開口說一句,就算是他放一個屁,想要巴結他的人都會聞著味道分析他中午吃了什麼,然後以此來討好他。
在藍星之時,楊清源做監察院丞時曾經和一個知縣交好,兩人閒談之際,曾經笑談道。
知縣大人晚間一夢,若是被縣中商賈得知,怕是第二日這個夢就能變為現實。
一個縣令尚且如此,況今日之楊清源乎?!
想要巴結楊清源這位帝師的,可不是尋常商賈,還有難以數計的官員。
彆看百官想要將楊清源趕出神都,但楊清源不是沒辦法留下,但凡他許諾一批人升遷,自然會有人站出來幫楊清源打擂台,他不過是順勢而為,自離京城而已。
故而楊清源在整件事情裡是不能出現的,否則即便他無意扶持衛澄,在有心的人眼中,也是他屬意衛澄了。
就在衛澄失落之時,楊清源再度開口了。
“不過!私相授受,官官相護乃是朝廷大忌!”
特彆是六扇門州分部的總捕頭這樣的實權官職,若是讓州刺史的人掌握了,怕是州的監察禦史管不得州刺史了!
“你可以書信一封,送至大理寺,六扇門現在已經從刑部交大理寺執掌,隻需將事情原委寫明,大理寺自然會處理這件事情!”
此刻狄知遠已為大理寺少卿,大理寺的日常事務由他執掌,這種暗中插手六扇門州分部總捕頭選任的事情,他必然會管。
這個法子衛澄是想過的,但他自覺人微言輕,即便是上書了人家也不會搭理他,但這法子從楊清源口中說出,那就是有用的法子。
以楊清源今日之地位,若是不願幫忙,直接拒絕便是了,斷不會說著剛剛那一番話來敷衍他。
說句不好聽的,他衛澄還不夠資格讓楊某人敷衍。
“衛澄多謝楊侯!”
得了楊清源的法子,衛澄心中也是不願多耽擱了,立刻想要去信神都,檢舉此事。
“卑職告退!”
告禮之後,得了楊清源的首肯,衛澄這才退去,臨走之時還將楊清源的一桌酒菜錢給付了!
當然了,也不值當多少銀錢,不過是三兩銀子而已,還沒楊清源這些年因為單身罰的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