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對策(1 / 2)

奮鬥在沙俄 馬口鐵 3121 字 1個月前

在溫迪施格雷茨和施瓦岑貝格謀劃著廢帝另立新君的時候,遠在布加勒斯特的李驍也收到了亞曆山大戈爾恰科夫公爵和老伊戈爾的來信。

這兩封不同的信說了同一件事即俄國很快就會在高加索開展軍事行動。

港真,李驍有點愣神,因為高加索和巴爾乾幾乎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方位,在高加索搞事難道不香嗎?為啥要跑到高加索那窮山惡水去折騰呢?

對於俄國君臣的腦洞李驍是理解不能,總是東搞搞西敲敲,左邊一斧頭右邊砍一刀,力量全是分散的,你丫就不能集中在一個方向搞事或者隻專注一個方向麼!

李驍覺得從整體上看,俄國在巴爾乾地區搞事收獲比較大,一個這個地區是東正教的傳統勢力範圍,還分布著廣大的斯拉夫人口,俄國人在這裡搞風搞雨有良好的群眾基礎。

其次,如果能突破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封鎖,中東就擺在了俄國的餐盤裡。從未來的發展看,中東這塊地方太重要了,誰控製了中東誰就控製了石油,而掌控了石油就等於扼住了世界經濟的命脈。

想一想以俄國本土的石油儲藏量再加上一個中東,那畫麵不要太美。隻要搞定了這一頭,其他的什麼中歐東歐甚至遠東不聞不問也沒有什麼損失。

更何況,俄國本來在中東歐搞事的成本就太大,而且此時還有個普魯士盟友橫在麵前,除非想跟普魯士翻臉,否則在這一塊彆輕易搞事。

至於什麼北歐,冰天雪地的窮山惡水有啥子搞頭,而且旁邊還有英國佬盯著,劃不來。至於去什麼南美或者非洲開拓殖民地,這幾乎也是死路一條,更何況俄國根本就不需要什麼殖民地,自家國內都有大把的土地荒著沒人開發,而且根本沒啥子像樣的工業需要廉價的生產物資。

所以對俄國來說,老老實實地專注於土耳其,揪住這貨窮追猛打以便染指中東才是上策。畢竟這一塊不管是英法還是普奧都沒啥太大的存在感,大家基本都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就看誰下手快下手狠了。

當然,這這裡搞事也是牽一發動全身,雖然英法還沒能染指中東,但眼睛早已盯上了這裡,隻不過大家夥現在都是互相製約投鼠忌器不敢下手而已。

而這一次的歐洲革命就是最好的機會,法國自顧不暇,奧地利和普魯士都是一團混亂,完全可以破事奧地利讓步,單獨去發育一波。

隻不過傻乎乎的尼古拉一世一門心思的隻想當歐洲憲兵,將革命黨視為心腹大患,隻想著恢複秩序,根本意識不到秩序打亂對俄國來說才是最好的機會。

反正李驍隻要一想到克裡米亞戰爭時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的神回報,就忍不住想要嘲諷尼古拉一世:“看看你丫都乾了些什麼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