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議定(上)(1 / 2)

奮鬥在沙俄 馬口鐵 3118 字 1個月前

不瘋魔不成活,對於陷入絕望癲狂之中的俄羅斯青年精英們來說,既然沙皇不給他們一條能走的路,那他們也隻能剝奪沙皇的活路,正所謂要死一起死,老子死了也得拖你丫一起墊背。

沒辦法,誰讓兔子急了都會咬人呢?從尼古拉一世空前加強對國內的控製,采取空前高壓政策開始,注定了皇權和人權之間就會展開空前搏鬥。

當尼古拉一世的子孫後代手裡頭的權力還強大,或者說俄國的保守階級還能控製住形勢的時候,可能還能彈壓得住。無非就是一係列針對沙皇的刺殺而已,就算成功也改變不了大局。

但是隨著俄國國力的衰弱,或者說跟其他列強相比進步不那麼快,那麼積壓已久的社會矛盾就會瞬間爆炸。1905年日俄戰爭的失敗就差點引爆了這個巨大的炸彈,隻不過最後還是被尼古拉二世勉強撐了過來,但十多年後當空前激烈的一戰耗光了俄國保守階層最後一口生氣之後,當那枚炸彈最後爆炸的時候,那威力是毀滅性的。

看看尼古拉二世一家子或者說羅曼諾夫家族直係的結局,那叫一個慘不忍睹。好像這一家子挺慘的,但是這慘劇難道不是他們家數代沙皇自己作出來的?

說不好聽點而,這一家子完全不值得同情,被滅滿門甚至滅九族都毫不奇怪。

人在做天在看,或者說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那就叫一個燦爛啊!

你想想連德米特裡米柳亭這樣的貴族精英都差點被這一家子逼瘋,後麵那些更激進的精英能不生啖其肉麼!

當然,羅斯托夫采夫伯爵沒有消滅羅曼諾夫家族更沒有生啖其肉或者將其挫骨揚灰的意思。說到底羅斯托夫采夫伯爵也僅僅隻是一個保守的改革主義者,沒想過如法國大革命一般將國王王後送上斷頭台。

羅斯托夫采夫伯爵想做的僅僅是削弱沙皇的大權,給俄國製定一部上上下下基本都能接受的憲法,走的還是君主立憲的老路而已。

所以他不可能慫恿青年們去殺君滅族,他隻是想告訴德米特裡,如果想要改革就不能不看到羅曼諾夫家族的保守性,就不能將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一個特彆開明的君主身上,那是注定要絕望的。

尼古拉一世不可能開明,正如他的祖母葉卡捷琳娜大帝一樣,那位著名的女帝也是靠著鐵腕在馴服俄國,也如他的兒子亞曆山大一樣如果不是被逼到了絕路上,是不可能改變的。

“我們的這些陛下都是賤骨頭!”羅斯托夫采夫伯爵冷笑著說道,“你好言好語溫柔細膩地告訴他們,再不改變就會後天大的惡果,他們是絕對不會聽也不會信的,他們隻相信自己手裡頭的權力,隻想把所有的權力都緊緊地撰在手裡。誰要削弱他們的權力,誰就是他們的生死大敵!”

說到這兒,羅斯托夫采夫伯爵譏嘲了一聲:“但他們從來沒有想過他們手裡的權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也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能力是不是配得上這些權力,他們都是權力的守財奴,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