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人生地不熟(1 / 2)

奮鬥在沙俄 馬口鐵 3084 字 1個月前

確實,康斯坦察這裡活動的間諜特彆多。自從瓦拉幾亞爆發革命趕跑了俄國總領事之後,英國、法國和奧地利都像是問道血腥味的鯊魚,立刻雲集在瓦拉幾亞周邊。

康斯坦察作為黑海最重要的優良港口,自然是間諜們的重點目標。因為所有的列強對俄國和尼古拉一世都是充滿懷疑,很擔心這位皇帝會打著乾涉瓦拉幾亞革命的借口再次對土耳其發動全麵的戰爭,好一口氣吃乾淨這塊大肥肉。

這種擔心並不是最近才有的,從1840年開始,俄國就一直在鼓吹泛斯拉夫主義,號召巴爾乾的斯拉夫人聯合起來驅逐土耳其人建立幸福新家園雲雲。

這玩意兒雖然尼古拉一世嘴上表示不支持,還說自己完全沒有這樣的意圖,但俄國對巴爾乾的野心其實早已是路人皆知。否則,皇室那麼些個王子為啥取名都叫康斯坦丁?

從葉卡捷琳娜大帝開始,康斯坦丁這個名字就羅曼諾夫家族有了緣分。李驍的便宜老子叫康斯坦丁,他的堂兄也叫康斯坦丁,這個康斯坦丁其實就是指的君士坦丁堡。

自從土耳其人1453年攻占了這裡將其改名伊斯坦布爾之後,主的信徒就夢想著有一天能重新奪回這座聖城。尤其是對東正教徒來說,君士坦丁堡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葉卡捷琳娜大帝就有奪取君士坦丁堡建立新羅馬帝國偉業的宏願,所以這才給孫子取名叫康斯坦丁。而尼古拉一世給兒子也取了這個名字,你認為他是為了紀念那個讓家族蒙羞的二哥嗎?

肯定不是的,尼古拉一世跟他奶奶一樣,也有著建立千年帝國的夢想,也想著奪回君士坦丁堡,所以給兒子取名叫康斯坦丁無疑是一種鞭策和提醒。

之後1844年尼古拉一世訪問英國同維多利亞女王和當時的首相阿伯丁勳爵是特彆討論過土耳其問題,那時候尼古拉一世可是毫不掩飾他對土耳其的野心,就差沒明著喊維多利亞女王一起上餐桌分食土耳其了。

反正他那次訪問完完全全是負麵效果,除了讓英國人更加恐懼他的野心之外,就沒有彆的什麼好處。也就是從那時開始,英國就特彆關注巴爾乾問題,生怕一不留神俄國就吞掉了老朽的土耳其直麵地中海了。

而這次,為了打擊俄國在巴爾乾的影響力,瓦拉幾亞的革命其實背後就有英國人積極活動的影子。比如英國駐布拉勒斯特總領事羅伯特科洪就一直在煽動羅馬尼亞民族主義運動,鼓動羅馬尼亞人反抗俄國的遙控統治。

在布加勒斯特爆發起義前後,這位總領事借著外交官身份的便利,從國外大批量的將波蘭流亡者和武器運到布加勒斯特,並直接將英國總領事館變成了起義者的聚會場所。

為了達到打擊俄國在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勢力的目的,這位科洪總領事還向奧斯曼土耳其特使蘇萊曼帕夏保證:在英國鼓動下建立的瓦拉幾亞臨時政府將是一個繼續忠於土耳其的政府,英國政府的目的是打擊俄國的非法擴張,維護巴爾乾的和平穩定雲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