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癡人說夢(1 / 2)

奮鬥在沙俄 馬口鐵 3374 字 1個月前

李驍是真心沒有想到康斯坦丁大公會如此瘋狂和歇斯底裡,完全變成了魔障版的小一號的尼古拉一世。他寫那篇文章本意不過是自保,但卻被那位大公認為是挑釁,在那位大公的親自授意下,那位大公在海軍部的狗腿子正在炮製各種卑鄙的手段,用來對付他和列昂尼德。

李驍此時坐在辦公桌前繼續完善著新式步槍的設計和改進工作。雖然這項工作被維什尼亞克和鮑裡斯認為是毫無必要。

這兩位好朋友對李驍之前的改進就萬分滿意了,覺得那是世界上最好的步槍,而李驍新的設計思路顯然是“走了彎路”和“完全沒有必要”。

對此,李驍是苦笑不已。果然,領先時代一步是天才,領先時代三步就是魔鬼了。但李驍依然堅持他魔鬼的設計,因為全金屬定裝彈太重要了,那才是曆史的趨勢所在。

1847年的槍彈依然是充滿了拿破侖時代的風采。哪怕是領先一點的英國人,也就是用了前裝米涅彈,包裹火藥的彈殼依然是紙質的,再過幾年開始流行後裝步槍的時候,才會漸漸發展出金屬底火和針刺發火步槍彈。

但不管是邊緣發火彈還是針刺發火彈,性能都不怎麼理想。最後一統江湖的還是全金屬彈殼的中央發火槍彈。而李驍現在設計的也正是這種。

其實吧,硬要說設計也不妥當。因為他沒那個能力,完全是參考曆史上出現過的槍彈,做個文抄公而已。

當然,這個文抄公也不是那麼好做的。因為選擇太多了,19世紀中葉正是科技日新月異,各種發明百花齊放的時代。各種新式新潮的設計如過江之卿,多到不可勝數。

槍械和槍彈也是如此。這讓李驍頗有點無從下手的意思,因為俄國的基礎太差,抄哪個把握都不是那麼大,真心是讓人淚奔。

比如全金屬中央發火槍彈。以當前俄國的技術力量,唯一能搞定的就是黑火藥。這玩意兒是現成的,往金屬彈殼裡裝就可以了。至於其他的,比如金屬彈殼的加工工藝,比如底火的配方和製造技術。甚至連彈頭俄國可能都搞不定。

不要以為這些東西簡單。比如全金屬彈殼,沒有足夠的技術還真搞不出來,如何將一小塊銅盂衝壓成彈殼,這就夠寫十萬八千字的技術論文的。

然後就是底火,這個不光涉及金屬加工工藝,還涉及到化學。雖然早在1793年蘇格蘭牧師亞曆山大福賽斯就發現了雷汞,並且在1807年就跟詹姆斯瓦特一起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擊發步槍,後來更是成立了福賽斯槍械公司,生產著名的香水瓶擊發槍。

這種叫做香水瓶的擊發槍采用器皿裝填敏感的雷汞。使用時裝在香水瓶裡的雷汞撒在槍械的底火盤上,然後扣動扳機擊錘就會打擊底火盤,雷汞在撞擊力的作用下起爆點燃黑火藥推動彈丸。

到了1814年,美國人齊舒亞肖發明了更先進的銅製火帽。1825年美國人德林傑發明了使用火帽的新式擊發槍,這種新武器正是後來殺死林肯的凶器。

火帽的發明可以說是開創性的,不光大大提升了槍械射擊的可靠性,將瞎火的概率從每七次射擊一次提升到每兩百次射擊出現一次。更關鍵的是火帽不像燧發搶那麼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