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看戲(1 / 2)

奮鬥在沙俄 馬口鐵 3516 字 1個月前

杜勃羅留波夫頓時啞口無言,在俄國革命的力量遠遠小於極權統治的力量是不爭的事實。

任何一個人都無法回避的事實是:當前沒有人也沒有任何勢力能夠動搖沙皇的統治。

哪怕是最崇尚自由的人也不得不承認,現在去搶班奪權等同於找死。

在這種情況下和沙皇當局發生正麵直接衝突無疑是最最愚蠢的選擇。哪怕是現在改革的呼聲很高,但說到底也是改革而不是革命。

而杜勃羅留波夫或者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人想要的恐怕是革命而不是改革。這就導致了他們跟沃龍佐夫公爵他們分歧很大。

其實之前李驍就很驚訝,他是真沒想到沃龍佐夫公爵和伊蓮娜大公夫人會提名杜勃羅留波夫和車爾尼雪夫斯基參加會議。因為雙方根本不是一條道上的人,你們一幫保守右#派怎麼準備拉攏激進左#派了。

看著他們剛剛開始就吵成一團,李驍覺得後麵的會議恐怕為難了。因為雙方的分歧如此之大,根本不可能彌合,這還怎麼談?

果然,車爾尼雪夫斯基立刻站出來了:“那也要爭取更多的支持,尤其要設法讓民眾覺醒,隻有越來越多的人認可我們的道路,這條路才能走下去……如果這也怕那也怕,我們還改什麼改,直接接受當局的奴役就好了!”

沃龍佐夫公爵被懟得夠嗆,有點吹胡子瞪眼睛的意思了。

不過車爾尼雪夫斯基說得不錯,革命不是請客吃飯,沒有哪一場革命是不流血的,如果有那就是假革命。

革命就是搶班奪權,就是一個階級葬送另一個階級,沒有強硬的手段,沒有堅持到底的意誌以及不怕流血犧牲的決心,談都不要談。

而對沃龍佐夫公爵他們來說,其實就是搞調和,隻是試圖緩和階級矛盾,沒打算從根本上做出變化,自然就非常不願意見到流血犧牲了。

就李驍個人而言,他肯定更欣賞車爾尼雪夫斯基,不經過徹底的革命俄國是沒辦法換來新生的。

後來俄國之所以一度變成世界老二,逼得美帝手忙腳亂,講實話十月革命功不可沒,都則延續沙皇時代的小修小補,或者孟什維克那一套把戲,俄國不可能有那麼大的起色。

你看看後蘇俄時代俄羅斯的各種掙紮,走回老路之後他有變得更好嗎?

隻不過李驍的屁股畢竟是坐在沃龍佐夫公爵這幫既得利益集團這邊的。

如果進行徹底的歌名那不是自己砸自己的飯碗嗎?

他混到如今的地位有多不容易?神經了跟自己過不去。

所以他也是搞調和的,隻會對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人報以崇高的敬意,但對他們的路線敬謝不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