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太難了(1 / 2)

奮鬥在沙俄 馬口鐵 3274 字 1個月前

列昂尼德對改革始終心存疑慮,哪怕是出國“考察”一年見識了倫敦、巴黎的繁華和英法的新技術,他依然覺得改革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在他看來俄國的落後隻是技術上的不如人,而製度並不存在問題,所以想要讓俄國重新富強起來,引進技術不就好了?

當然啦,他還是有腦子的,知道事情恐怕沒有那麼簡單,但這並不妨礙他對改革存在意見。

以前他一直以為亞曆山大二世希望改革,以為改革是沙皇的意誌體現。可現在他突然發現沙皇並不喜歡改革甚至比他還要抗拒改革,這就讓他有了新的想法——也許改革確實不是必須的呢?

當他將這種想法告訴亞曆山大公爵後,立刻遭到了嚴厲地批評,這位公爵雖然不見得支持改革派提出的改革路線,但他打心眼裡還是讚同改革的,他認為俄國確實需要進行改革,否則重新富強和偉大就是笑話。

“為什麼呢?”列昂尼德很不理解地問道:“我們比英法差的隻是技術不如人,其他方麵我們毫無問題啊!”

亞曆山大公爵搖了搖頭,斷然道:“廖尼亞,你錯了!大錯特錯!”

吸了口氣他朗聲說道:“我們不僅僅是技術不如人,方方麵麵都存在大量的問題,我們和英法比起來就像垂垂老矣的朽木,如果不進行全麵改革,未來日暮西山隻有死路一條!”

不等列昂尼德發問,他自顧自地說道:“我知道你不同意我的判斷,但我想告訴你,不管是教育製度、土地製度還是法律製度,我們都是一塌糊塗,不加以徹底的改革,僅僅引進一些你以為重要的新技術,不過是舊瓶裝新酒換湯不換藥罷了!”

隻不過列昂尼德顯然並不讚同,因為他找不到新技術無法在俄國落地的原因,不明白為什麼引進新技術無法解決俄國問題的根源。

對此亞曆山大公爵耐心地解釋道:“最簡單的一條,引進新技術需要人才吧?需要大量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這些我們有嗎?如果不粉碎農奴製度,大量的勞動力會被束縛在農田上,你覺得那些農奴主會主動交出這些寶貴的勞動力資源?”

列昂尼德愣住了,這一點他還真沒想過,不管是工業還是農業都需要勞動力,尤其是俄國這種技術十分落後的國家,不管是務工還是務農都需要消耗大量的勞動力。

這麼說吧,俄國八九成的勞動力都被農田鎖死了,不將他們解放出來,哪裡有足夠勞動力去工廠務工?

更何況工廠對勞動力的要求還很挑剔,大字不識一個左右腳都分不清的人大概率是不適合進入工廠勞動的,越是先進的工業就越需要高端人才。

可俄國的高端人才有多少?九成九的農奴都不識字,如果不對他們加以訓練根本不可能進入工廠工作。

可問題是有幾個農奴主肯讓農奴接受訓練?更彆說放任農奴自由進入工廠勞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