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五章 應該改了(1 / 2)

奮鬥在沙俄 馬口鐵 3518 字 1個月前

在政治嗅覺方麵米哈伊爾公爵確實缺點意思,他還是更像個軍人而不是政客。

亞曆山大公爵和奧爾多夫公爵之所以對李驍的提議很感興趣,原因就在於他們知道一旦這個建議被通過那麼最難受的那個人一定是亞曆山大二世。

為什麼這麼說呢?

想一想亞曆山大二世憑什麼不給米哈伊爾公爵授勳?原因還不就是因為他是沙皇他覺得米哈伊爾公爵有點功高蓋主又沒有幫助他贏得勝利。所以才故意惡心一下米哈伊爾公爵。

而李驍的辦法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你不是惡心我嗎?那我也惡心你,看看究竟是你難受還是我難受,大不了大家一起難受,也算是出了口惡氣唄!

試想一下,如果要嚴格檢討克裡米亞戰爭的得失教訓,尤其是還得從國家戰略角度檢討得失,那首先第一個繞不開的問題就是戰略決策問題!

首當其衝的做出發動戰爭決策的尼古拉一世,要不是因為他做出了錯誤的判斷,誤判形勢最後能被英法聯合起來欺負嗎?

簡而言之,要檢討得失就首先要批判尼古拉一世。

嘿嘿,你再想一想,這麼做是什麼性質,哪怕是挨批的是尼古拉一世跟亞曆山大二世沒有直接關係,但那畢竟是他爹,也畢竟是沙皇。

如果可以公開討論沙皇的決策問題,那對皇權威信的打擊將無比沉重!

反正隻要是亞曆山大二世腦子裡不進水,肯定不願意看見這麼個結果。

什麼?你說不願意看見那就不答應阻止就好了?

沒有那麼簡單!尼古拉一世對所有崇尚自由向往改革的俄國人來說那就是一座壓在心頭的大山。他活著的時候沒人敢對他說什麼,但他畢竟死了,而且在死之前還差點搞得俄國萬劫不複。

如此一來,當年他的反動壓製有多厲害現在對他的反彈就有多強烈。如果不是亞曆山大二世早早就答應要改革,否則那些心懷怒火的人絕對能掀翻天。

如果有人挑頭對尼古拉一世開炮,要檢討得失,一旦亞曆山大二世強勢壓製,那等於是將他父親身上的仇恨全都拉到自己身上,可能一時半會兒還沒什麼事兒,可一旦他不馬上兌現改革承諾,甚至改革措施並不是那麼讓人滿意,那分分鐘就會成為被攻擊的目標。

憤怒的激進派改革人士會將矛頭對準他,搞不好就是一係列的極端報複措施。

也就是說在這個問題上亞曆山大二世不強硬不行,但太強硬就會適得其反,反正就是一旦有人正式提出這個話題,那亞曆山大二世就會腦殼大。

當然啦,鑒於沙皇的權威還很大,亞曆山大二世還不至於被這個弄得下不來台,頂多就是非常狼狽。事後肯定會瘋狂報複找出幕後黑手大切八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