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七章 各自的盤算(1 / 2)

奮鬥在沙俄 馬口鐵 3080 字 1個月前

和平會議按照亞曆山大公爵和法國以及奧地利達成的協議應該在1855年2月下旬於巴黎召開。

隻不過因為俄國代表團行程出了一些問題,最終召開時間被拖到了3月5日。

當天在巴黎奧賽碼頭邊的法國外交部,還沒等各國代表團到場就已經是人山人海。從協和橋到耶拿路擠滿了圍觀群眾,以至於法國人不得不出動騎兵和憲兵維持秩序,否則外國使節的馬車根本就彆想靠近外交部大樓。

外國代表團在下午一時許逐漸抵達,每當他們走出馬車進入外交部大樓時人群都自動爆發出“和平萬歲!”和“皇帝萬歲!”的歡呼。

代表們則身著華麗的禮服聚集在奢華的大使大廳裡。這座大廳裡擺著一張鋪著綠色天鵝絨的大圓桌,桌邊放著十二把靠背椅。周圍展示的全都是法國第二帝國的裝飾藝術,猩紅色的緞子垂簾從牆頭掛下,大廳正中央擺放著真人大小的拿破侖三世和歐仁妮皇後的畫像,看上去像是兩人時刻注視著代表們,仿佛在提醒他們法國已經重新偉大起來,成為了歐洲政治事務的仲裁方

除此之外,壁爐旁邊的一個台子上還擺放著拿皮侖一世的大理石胸像,要知道在此前四十多年裡他一直是歐洲外交圈最不受歡迎的人。

拿破侖三世故意將自己伯父的頭像擺在這裡就是為了提醒與會各國代表拿破侖家族重新站在了歐洲權力的頂峰,他們又回來了!

對法國人來說這次和談能放在巴黎舉行極大地提升了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再次讓法國獲得了整個歐洲的尊重。隻不過嘛,其實這裡頭的水分還是挺大的,因為俄國和奧地利方麵最初更願意在維也納召開和平會議,隻不過英國強烈反對,因為自俄土戰爭爆發以來英國人一直對奧地利人外交努力的真實目的疑慮重重,所以英國人強烈反對讓維也納再一次成為整個歐洲的焦點。

而且對英國人來說稍稍滿足一點法國人的自尊心不是什麼壞事,讓驕傲的法國人吃點蜜糖,接下來心滿意足的他們自然不會在談判中跟他們大唱反調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在巴黎舉行的這場和平會議象征性大過於實際,談判中的絕大部分問題其實之前已經解決得差不多了,隻剩下極個彆敏感的問題需要解決。

可以說在巴黎召開和平會議更像是拿破侖三世的政治秀,畢竟在1855年下半年馬上就要舉行巴黎世界博覽會,短短一年之中巴黎兩次成為歐洲的焦點,這對拿破侖三世來說實在太重要也太美好了。

以至於不少英國人都說這場戰爭唯一收獲滿滿的隻有拿破侖三世,戰爭使他提升到了極高的位置,而其他人其他國家,尤其是英國卻什麼都沒得到!

英國人有理由表示不高興和不滿意,因為哪怕是巴黎和平會議召開了,他們也依然是結束戰爭除了亞曆山大二世之外最大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