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三章 皮羅戈夫(1 / 2)

奮鬥在沙俄 馬口鐵 3302 字 1個月前

在聯軍被糟糕的天氣和後勤、衛生問題折磨得焦頭爛額的時候,俄軍這邊也迎來了一位重要人物的抵達。

他就是尼古拉皮羅戈夫,此人不是將軍,也不是權貴,而是一名外科醫生。

可能在世界範圍內,知道南丁格爾的人比知道他的名字的要多得多,甚至在俄國他也沒有太多人知道但是他之於俄軍的意義絕對在南丁格爾之上!

皮羅戈夫10年生於莫斯科,十四歲就進入莫斯科大學學醫,二十五歲便成為多爾帕特今愛沙尼亞塔爾圖德語大學教授,後來擔任聖彼得堡軍事醫學院的外科手術教授。

1847年他在高加索地區擔任隨軍醫生,在那裡首創使用乙醚進行戰地手術。同時在1847年至1852年間在幾分俄語刊物發表文章介紹乙醚麻醉技術。

他在這些刊物上強調讓剛被送到醫院的病人吸收乙醚除了可以緩解疼痛和驚恐外,還能讓他們保持鎮定防止昏迷這樣有助於外科醫生判斷哪些病人需要立刻進行手術。

當然啦這些東西很粗淺也不一定正確皮羅戈夫最重要的成就還是在克裡米亞戰爭期間首創的傷病員分流係統。

抵達塞外斯托波爾後,皮羅戈夫立刻被當地處理傷病員時的混亂和不人道激怒了。

他看到幾千名傷員被放在毫無遮蔽的大車上向彼列科普疏散許多人半路上就被凍死了,活著的不少也被嚴重凍傷需要截肢。

因為缺乏運輸工具,不少傷員就被丟在肮臟的穀倉裡或者乾脆遺棄在路邊。

而且藥品奇缺,因為不少醫生和醫護人員偷偷將藥品賣掉,然後隨便用劣質替代品敷衍,傷員想要獲得真正的救治就必須向醫生行賄。

此外俄軍的戰地醫院規模太小,一共隻有兩千張床位,結果老太監莽了一波送人頭之後一口氣湧進來一萬兩千名傷員,頓時就人滿為患了。

不光是人滿為患,醫院的條件還十分簡陋,而且大部分醫護人員都是半吊子,與其說是醫生還不如說是“江湖郎中”。他們做手術用的是屠夫肮臟的砍刀,對衛生的要求感染的危害一點概念都沒有,甚至皮羅戈夫發現有的傷員在自己的血泊中躺了足足兩個禮拜!

抵達塞瓦斯托波爾後,皮羅戈夫就開始向醫院發布命令,逐步實施他創建的傷員分流係統當時的情形十分混亂,每次一遭到炮擊所有的傷員就一股腦地被送往醫院不光是毫無秩序,更重要的是已經死去的、瀕臨死亡的、需要急救的、以及隻蹭破了點皮的都混在一起。

期初,皮羅戈夫馬上處理那些受了重傷的人,讓護士他們直接送到手術室,但當他還在集中精力救治傷員時,其他各種情況的傷員源源不斷送過來讓他根本沒辦法做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