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五章 兵臨城下(1 / 2)

奮鬥在沙俄 馬口鐵 3420 字 1個月前

尼古拉一世一開始就沒有搞清楚英法的戰略目的,做出錯誤的判斷自然是一點都不奇怪了。好在俄國並不是沒有聰明人,不管是穿越者李驍還是科爾尼洛夫和納希莫夫都知道英法的目標隻有一個,那就是塞瓦斯托波爾。

所以從收到情報發現英法準備強行突破水雷封鎖線後,他們就在積極地做準備。之前提到的將黑海艦隊主力疏散到亞速海就是策略之一。

千萬不要以為這很容易,因為亞速海真心不能算什麼好地方。雖然當年彼得大帝就是從這裡組建海軍漸漸稱霸黑海的。但是吧,亞速海四周封閉水深很淺根本就不適合大型船隻和艦隊活動。

出海口刻赤海峽更是不到五公裡的寬度,這麼屁大點的一條縫隙實在是容易被堵住。如果不是黑海艦隊實在沒辦法,真心也不會往這一頭躲避。

當然啦,環境封閉不適合艦隊和大型船隻活動也有好處,這意味著英法聯合艦隊根本進不來,就算勉強進來了也沒啥子威脅,當做逃命避難的去處倒也無妨。

科爾尼洛夫不光是疏散艦隊,還大大加強了塞瓦斯托波爾的防禦工事。這麼說吧,英法聯合艦隊炮擊塞瓦斯托波爾的當天這項工程都還在繼續。

等英法艦隊退走了勞工們又拿起錘子鏟子繼續搞建設,那是一刻都不帶停歇的。

“加快速度,必要的時候讓海軍步兵也上去幫忙,務必在敵人發起進攻前全麵完成塞瓦斯托波爾防禦工程!”

科爾尼洛夫所謂的防禦工程就是將塞瓦斯托波爾建設成密不透風的堡壘群,他要用石頭和混凝土建立一座要塞,隻要英法聯軍敢來,他就要崩掉他們的一嘴好牙。

“大公閣下和斯佩蘭斯基總督送來的混凝土太好用了,”納希莫夫由衷地感歎道:“極大地節省了工期,沒有這些我們現在絕對還是一個爛攤子!”

俄國的落後在這一刻顯露無疑,1796年英國人就發明了混凝土,可是直到1853年俄國還不能自己生產混凝土。

李驍要大搞基礎設施建設,自然就不可能不用水泥。本來這東西的技術含量就不是特彆高,更何況1824年英國人就發明了波特蘭水泥,隻要照著抄不就好了。

於是乎在克裡米亞和瓦拉幾亞李驍各建了一個混凝土加工廠,生產出的優質水泥全都被這場戰爭消化得一乾二淨。甚至米哈伊爾公爵和科爾尼洛夫還不斷催促他開分廠,因為他們對水泥的渴望簡直是無以複加。

一點點破鋼筋和水泥混合起來就能建成堅固的堡壘頂多再往裡頭加點鵝卵石,這可不比他們漫山遍野地找石頭砌要塞來得快捷?

畢竟石頭從開采到運輸到建造需要的人力工時實在是太多太長,家裡沒有礦的還真玩不起。

科爾尼洛夫歎了口氣道:“混凝土好是好,就是防禦力跟磚石相比還是有差距當年的混凝土質量可沒有後麵那麼好,麵對敵人的重炮打擊,還略顯脆弱。如果有質量更好的混凝土該多好啊!”

納希莫夫有些無語,他覺得科爾尼洛夫就是有點不知足。當前用的這些混凝土得來都不算容易,如果不是李驍力排眾議建了個廠子,這會兒他們還隻能望著石頭發愁呢!

至於性能更加好的混凝土,他也想用,可這東西需要技術研發需要金錢投入,你又沒掏研發費用,人家憑什麼幫你上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