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拆牆大法(下)(1 / 2)

奮鬥在沙俄 馬口鐵 3233 字 1個月前

拆東牆補西牆也是一門藝術,如果謀劃得當那肯定是能將艱難的時光應付過去的。隻不過康斯坦丁大公並不擅長這門藝術,這跟他的出身有莫大的關係,作為皇子,他可以說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一生下來就不愁吃不愁喝,金錢什麼對他來說都不是特彆又概念。

而對金錢沒概念不懂得一針一線物力維艱的天家貴胄肯定沒辦法精打細算合理籌劃地拆東牆補西牆嘍。畢竟他都沒經曆過這個,自然不懂得怎麼做安排。

至於普羅佐洛夫子爵,雖然他的出身比康斯坦丁大公差了些,但實話實說也比俄國90%的普通人強太多。基本上也是物資不愁的狀態下長起來的,對錢也不是那麼敏感,自然也不懂拆東牆補西牆了。

這麼說吧,對俄國絕大部分貴族,不包括破落貴族來說,拆東牆補西牆是一門很陌生的技藝。再不濟,家裡隻要有田有農奴日子就能過得去。自然體會不到生活的艱難,也就不懂得合理的規劃和利用好能利用的資源了。

拆東牆補西牆的關鍵訣竅不在於拆哪些牆,而是在於能不能在恰當的時間裡將原本拆掉的牆補起來。此外就是拆東牆補西牆必須做到隱蔽,不能弄得天下儘知,越隱蔽越不被察覺就越好。

康斯坦丁大公手裡還是有不少牆可以拆的,比如他老子一直在做的對土耳其的戰爭準備,雖然涅謝爾羅迭之前一再保證可以迫使土耳其就範,但尼古拉一世謹慎的個性還是讓他做了最壞的打算。

所以這大半年來俄國一直將大量的戰爭儲備物資往摩爾達維亞和瓦拉幾亞運輸,包括大量的糧食、彈藥。雖然從總量上看可能滿足不了幾十萬大軍的需求,但對摩爾達維亞這種小國來說,這些物資也真心不算少了。

這些物資會一直儲備到戰爭爆發,將供應給第一批進入保加利亞的俄軍使用。當然如果戰爭沒有爆發,這批物資才會運回俄國。

很自然的,康斯坦丁大公就盯上了這些物資。軍火他肯定不敢打主意,一則那個罪過太大,哪怕是他都可能扛不住。另外就是軍火的買主不好找,總不能賣給敵對的土耳其人吧。

可是糧食不一樣,這東西屬於硬通貨,畢竟無論何時人都是要吃飯的,國際市場上糧食也一直是俄國出口賺外彙的重要商品。

賣掉一批糧食,換點外彙或者其他物資,應付過去當前的難關,等阿列克謝被迫屈服了,再從瓦拉幾亞搜刮一筆將坑填上,這不就是應付當前危機的最好辦法麼!

反正康斯坦丁大公檢視了摩爾達維亞一大圈,發現除了這一麵牆比較好拆之外,其他的牆要麼太小補不上坑,要麼就是那些牆其實也是搖搖欲墜,可能還需要補坑。

總之摩爾達維亞這間破房子真心隻有這麼一麵好牆,不拆它都不行。

而且康斯坦丁大公也沒太把這當一回事,在他看來他不過是暫時挪動了一批糧食,換取了一筆關鍵性的修繕道路的經費。和修繕道路相比那麼一丁點糧食沒有那麼重要,更何況這些糧食暫時都用不上。

反正他覺得自己一定能把這個坑給補回來,所以想也不想就命令開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