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下半身動物(1 / 2)

奮鬥在沙俄 馬口鐵 3428 字 1個月前

,奮鬥在沙俄

對李驍的吐糟阿列克謝隻是打了個哈哈,因為這個事兒雖然李驍是對的,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他一樣那麼有預見性。畢竟之前生產的那些武器已經很不錯了,繼續在上麵重複投資肯定不合理不是!

甚至阿列克謝知道就是在新步槍和新彈藥展現出了無以倫比的優越性之後,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覺得那筆投資有必要。比如維什尼亞克就認為新彈藥的成本太高了,根本用不起。

至於一開始就拒絕投資的列昂尼德,這位甚至認為更新式的步槍和彈藥完全是浪費,是種毫無意義的奢侈品。

那位聖人兄認為紙殼彈藥和沒有膛線的鉸鏈式後膛槍已經足夠好用了。認為如果繼續在武器上搞一些“華而不實”的道道反而會影響士兵的鬥誌。

他始終認為士兵最重要的是勇氣,認為一群手持刀叉的英勇無畏的士兵也能擊敗一群拿著最新式步槍但毫無鬥誌的膽小鬼。

每到了討論新式步槍效能的時候列昂尼德就會引用他最佩服的蘇沃洛夫在致勝的科學一書中的話“刺刀是好漢,子彈是笨蛋”來說是。

顯然列昂尼德從某種意義上說其實也挺保守的,他對於戰爭的理解始終被貴族的那一套條條框框所束縛。哪怕是他能看到新戰術和新武器的威力,但不由自主地還是想維護傳統。

而每當他引用蘇沃洛夫的話時李驍也會立刻反唇相譏,告訴他蘇沃洛夫的本意不是字麵上的意思,而是告誡指揮官不要縱容士兵胡亂射擊盲目亂射,人家其實相當重視射擊戰術,完全不是隻知道拚刺刀的莽夫。

這時候這兩個人就會吵成一團最後不歡而散。

反正阿列克謝是沒興趣跟這兩人一起去探討新步槍和新彈藥的軍事意義,這隻會火上澆油,讓李驍和列昂尼德之間本來就很緊張的關係雪上加霜。

當然啦,總體而言阿列克謝還是站在李驍這邊的,哪怕他跟列昂尼德是從小一起長起來的,但是在科學問題上他還是覺得李驍更加靠譜。

尤其是前一段時間他接到了國民軍方麵的報告,闡述了一場剿匪作戰的經過之後,他是徹底認可了新武器的效能。

在那場戰鬥中,從保加利亞越境而來的土耳其“馬匪”準備洗劫國民軍一處哨所。數百名馬匪仗著人多勢眾將哨所團團包圍,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攻擊。

而哨所內二十餘名國民軍士兵用試用的新式步槍依托工事一共打退了他們七輪攻擊,擊斃了上百名匪徒。最終他們僅僅付出傷亡五人的輕微代價撐到了援軍抵達。

這個戰例充分說明了新步槍的效能,如果是老式步槍,尤其是那些慢悠悠的前裝步槍,彆說二十人了,就是兩百人恐怕都擋不住騎兵的衝擊。

阿列克謝認為如果能夠儘快普及新式步槍和新式彈藥,在未來的戰爭中依托較為堅固的工事,瓦拉幾亞國民軍的防禦力應該能夠頂住土耳其和其他西方部隊的衝擊,反正擋住土耳其人問題是不大。

當然如何普及就是個大問題了,新式步槍和新彈藥的價格確實不夠親民也不夠友好,大半年下來瓦拉幾亞國民軍也隻采購了四千餘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