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水雷(上)(1 / 2)

奮鬥在沙俄 馬口鐵 3167 字 1個月前

水雷有什麼問題呢?很多人都覺得水雷是個很簡單的武器,弄個鐵殼子裡麵裝滿炸藥,然後弄好觸發裝置,最後扔海裡頭就完事了。

跟海戰中其他項目相比,這簡直是簡單到了家,說不好聽點誰都能搞得來。

不過水雷其實也並不是人人都能用得好的,就比如最簡單的鐵殼子,這玩意兒弄不好的國家都是一抓一大把,更何況後麵那個合適的觸發裝置更是要命,造不出來的國家就更多了。

甚至你就是能造出合格的水雷,也不一定用得好水雷。最簡單的布雷可不是將水雷丟海裡頭就完事了,涉及到潮汐、水深一係列的因素,任何一個顧及不全,搞不好你辛辛苦苦布設的水雷就全白費了。

李驍無疑是幸運的,如果他早生個半個世紀,水雷恐怕是搞不定的,原因就在於沒有合適的觸發裝置,雷汞這東西19世紀初才發現,而沒有這個觸發裝置真心做不來。你總不能弄個長長的引線在海上點火吧大笑。

當然就算有了觸發裝置,水雷的性能其實還受炸藥的製約,以這個時代來說,典型的炸藥還是黑火藥,而黑火藥的爆炸威力真心很一般。得虧水雷體積一般都比較大,弄個幾十上百公斤炸藥也是無所謂的。

隻不過就是效能太低,毀傷效果太差罷了。不過對李驍來說,這也是接受不能的,因為他想要水雷的威力足夠大,畢竟布雷需要的水雷往少了說都需要上萬枚,如果每顆水雷都需要上百公斤黑火藥,那個量著實有點嚇人,但如果能替換成其他威力更大的炸藥,自然是更節省更完美。

隻不過爆炸威力更大的炸藥也不是那麼好弄的,諾貝爾一家子死了幾條人命才搞出了硝化甘油,而且這玩意兒其實威力和安全性來說真心也隻是一般般,至少是不能滿足李驍的需求的。

好在對這個問題李驍早就有布局,從1849年開始,瓦拉幾亞就同俄羅斯科學院開展合作,投資研發新式安全炸藥。

當然啦,這個新式和安全都需要打引號,因為李驍給出的研究方向重點是苦味酸和黃色炸藥。後者大家都熟悉,眾所周知的帶兩個t的那種炸藥。至於前者,大部分人都陌生。

苦味酸這東西發現得很早,1771年就發現了,隻不過最初隻拿這東西當黃色染料用。後來還是偶然的一次爆炸事故讓法國人認識到了其威力,這才轉行作為炸藥。

不過也有一說一,苦味酸的威力很理想,甚至劇烈爆炸燃燒的時候還能釋放出有毒的煙霧。但是這玩意兒是酸性物質,很容易跟金屬發生反應生成極度敏感的苦味酸鹽。

這種苦味酸鹽機械感度極高,幾乎可以說是一碰就炸。你想想看一種炸藥最關鍵的性能就是安全性,如果不能安全的生產儲存和運輸,那威力再大都沒有意義。

很可惜,苦味酸就是這麼一種過於敏感的炸藥,用於軍事領域其實並不完全合格。所以李驍雖然給出了這麼個研究方向,但也建議同時研究黃色炸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