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命案疑蹤(1 / 2)

第十一章 命案疑蹤

就在布網工作正在進行之時,突如其來的一樁命案又將趙忠義與李悅新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匆匆趕到案發現場,發現死者是一名二十多歲的男性,平頭,身穿一件流行的牛仔服,看背影與蝴蝶至少有七成相似……但幸運的是,他並不是蝴蝶。

趙忠義長長的鬆了口氣——作為一名公安,他知道自己在此時此刻不應該有這樣的想法,但是,他還是忍不住要慶幸,幸虧死的是這樣一個無足輕重的普通年輕人,因為死一個普通人,是悲劇,而死的是蝴蝶的話,那就是災難了。

既然不是蝴蝶,那這個槍擊案就與他們無關了,緊張的情緒在猛然放鬆之後,身體的疲憊也一下湧了上來,與正在勘查現場的公安交談了幾句,了解事發的大概經過後,趙忠義便打算跟李悅新收隊了——半夜裡鬨市區發生槍擊案,這確實是捅破天的大案,但卻不是他們管轄的範圍,有這麼多公安在,根本不需要他們插手。

但是,就在倆人正準備離開之時,卻剛好聽到一名正在附近的公安說了句:“找到了,像是54式手槍用的彈殼。”

倆人同時停下了腳步,在彼此的眼中,都看到了一絲疑惑。

54式手槍,堪稱是中國的一代名槍,它仿自於蘇聯的TT33式手槍,在1954年定型生產,並隨之成為了中**警製式的手槍,大量裝備軍隊,公安,安全部門,並廣受好評與惡評——它的優點和缺點都同樣明顯,那就是威力大,穿透力強。一般的手槍隻要超過五十米,子彈的威力就會直線下降,而54式手槍,卻能在六十米的距離上輕易打穿防彈衣和鋼盔,子彈即便是飛出四百米也依然有致命的殺傷力,這麼強悍的威力自然是深受軍方與情報人員的好評,但對公安係統來說,這威力就有些坑爹了,因為具有如此強大威力和穿透力的子彈,完全可以輕易的穿透人體,從而增加他們誤傷群眾的風險……但無論如何,誰也不會否認,這確實是一把好槍。

作為一名公安刑警,趙忠義對54式手槍當然不會陌生,因為他的配槍就是54式,對於這支槍的威力自然是非常清楚,而李悅新就更不用說,他對各種武器的了解隻會比趙忠義更專業,所以,當他們聽到撿到的彈殼居然是54式的彈殼時,立刻就意識到了這個案子的怪異之處。

問題就出在那具屍體上:剛剛他們都看得很清楚,屍體隻有胸口正麵的位置有一個彈孔,背部並沒有子彈的創傷,這說明子彈在射入死者的身體後,並沒有從背麵穿出,而是直接留在了體內——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像公安係統正在逐步換裝的64式手槍,打中人基本就是這樣的傷口,但如果是54式手槍的話,這就顯得有些詭異了,因為除非凶手是在百米外開的槍,否則,子彈是絕沒有可能留在死者體內的。

雖然隻是一個極小的疑點,看起來與蝴蝶也並沒有什麼直接的關聯,但在這敏感的時刻,倆人的態度卻是一致的,那就是寧可查錯,不可放過。

從那名公安手中接過彈殼,趙忠義首先確定了這確實是一枚中國造的54式手槍彈。這種子彈在中國也是最常見的,不僅大量裝備軍隊公安,包括一些民兵組織和地方武裝部都有大量的配發,不過這枚彈殼看起來卻顯得有些陳舊,銅皮上甚至都能看到清晰的鏽斑,顯然是保存不怎麼到位——不過,趙忠義關注的卻並不是這點。

將彈殼翻過來,當借著手電的燈光看清上麵的編號時,他的麵色微微變了一下,然後又瞬間恢複了正常,一言不發的將彈殼遞給了李悅新。

接過彈殼,李悅新在看清編號後,同樣是一言不發,卻不動聲色的將彈殼裝入了一個小塑料袋中,然後放進了口袋。

等在一旁的公安不禁愣了,急忙提醒道:“對不起,這枚彈殼是重要的物證,照規定,我們必須要存檔的。”

李悅新沒有理會他,直接叫過了現場最高職務的負責人:“你應該已經接到過命令,要無條件配合我部門的一切行動。”

那名帶隊的副局長愣了一下,立刻點頭:“是。”

李悅新沉聲說道:“從現在起,這個案件由我們接管,所有涉案信息,包括所有物證和一切可疑的發現,都要先由我們進行鑒定後,再決定是否交由你們存檔。另外,這個案件調查中所涉及到的一切信息,都將列為機密,在任何場合下都不得私自傳播,談論,違者,將以泄漏國家機密罪論處——現在,你複述一遍我的命令。”

副局長顯然也是個老公安,立刻就意識到自己這是撞上了大案子,毫不猶豫的就選擇了服從,並將命令一字不差的複述出來。

看了看地下那具屍體,李悅新說道:“繼續調查,兩個小時內,我要知道死的這個是什麼人,他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他當時跟什麼人在一起,槍聲響起的前後,周圍都有哪些人經過,可能的話,最好能找到一兩個目擊者——但是,有一點必須記住,無論有任何發現,哪怕你們現在發現了凶手,他就拿著槍站在你們麵前,你們也必須在請示過我們之後,才能采取行動,違抗命令擅自行動的後果,不需要我跟你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