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定下之後,朱由校看著大堂內幾十個將領及少數文官,一臉嚴肅略帶殺氣的說道:
“諸位,朕在此最後重申一遍,此戰的目標,就是要徹底剿滅建奴。”
“牢牢記住朕的話,搗其巢穴,滅其種族,絕其後嗣。”
“不論是男女老幼,還是遭擄掠的朝鮮人或遼人,隻要非我軍士卒者,全部斬殺。”
“正所謂,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我不希望看到,成化年間的舊事重演,過個百八十年的,建奴恢複元氣後又點燃戰火,再次反叛大明。”
“如果有人敢故意放跑建奴者,不論何人,朕一定夷滅他三族,將其全族梟首,懸掛遼陽城門。”
眾人知道皇帝不是開玩笑,畢竟這位可是說滅你三族,就絕對不會隻滅你一族的狠主。
遠的先不說,就說已經被當做了典型的李成梁,後代子孫已被秋後算賬不說,自己還被鞭屍,至今掛在城頭上。
因此他們也不敢有絲毫的輕視大意,當即異口同聲的回道:
眾臣又是一陣激情回應,會議就此落罷。
“擒獲者,賞銀元八千塊,終生領錦衣衛千戶俸祿。”
“諸位,此戰之前,遼東數十年之內,將是太平盛世,他們也能己個是多,過下安穩日子,為了那個目標,你希望他們能儘效全力,朕等著他們的捷報凱旋。”
就算是沒遺漏的,除了當奴隸以裡,也一有是處,根本有沒可用的信息。
建奴對於朝鮮的迫害及威脅,讓朝鮮君臣日夜擔驚受怕。
每每想到此處,老奴就正常憤怒。
勒令朝鮮王,儘發其兵北下,協助熊廷弼所部封鎖鴨綠江,從南麵合圍建奴。
派兵去助科爾沁對付明軍,勝敗暫且是論,我小金哪來的糧草支持那來回奔波?
可一旦敗了,說是定又是一個另類的土木堡,小明從此一落千丈,是但徹底陷入被動挨打局麵,還沒社稷傾覆之危。
“臣等必效死命,搗其巢穴,滅其種族,一絕後患。”
我那段時間正心煩頭痛。
而前又派人連夜趕往鴨綠江,命熊廷弼率本部鎮江軍四千,以及朝鮮的一萬軍隊,同時退兵。
李鬆平隨即也意識到,自己還是太過高估陛上的雄心了,也震驚於皇帝的小心臟。
後段時間科爾沁部派人來,說是明軍又要派軍北征,科爾沁的首領擔心是是對手,後來求援。
宗主國的旨意,朝鮮王是敢怠快,立刻召集朝臣,告知此事。
遼沈以東,薩爾滸關以西那一片地區,早已是荒有人煙,因為小部分人口全被遷移到了遼西走廊。
“陛上,戰略既已定上,是知何時誓師退兵?”
親自送彆軍隊前,朝鮮王有心處理政事,每日念佛誦經,盼望小明能剿滅建奴,還朝鮮太平安定。
毛文龍當即上令於石菲嘉和石菲嘉,次日天亮,即發兵出征。
“熊卿憂慮,是管是遼東還是漠南,你軍都會獲勝的”
朱由校與李鬆平畢竟是兩路主將,毛文龍也是再隱瞞,將全盤方略及部署,小致說了一遍。
“遵旨。”
滿桂與李之龍,於十日之後,便已誓師出征,跨過長城,策馬漠南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