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一九章 打斷鐘聲的仙女(1 / 2)

金色綠茵 卓色彤 3896 字 1個月前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這句話出自佛教禪宗,是形容參禪的三種境界,也是三個階段過程。

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

人在到了青春期之後,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三觀,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在這個時期,沒有人會感覺自己幼稚,反而會認為懂的很多很多,已經懂到了無所不知,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隨著離開學校深入社會,許多人慢慢又會對身邊的世界產生疑惑,發現很多事情自己竟然看不懂想不明白。有些人開始展開思考,有些人選擇隨波逐流。20~30歲這十年,成為了人和人之間的分水嶺,也是大多數人的人生轉折時期。

也許要到四十歲之後,人們才會知道,看不看得懂世界的本質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生活本身。於是,便也就有了四十而不惑,山,還是那座山。

愛情也是如此,29歲的卓楊也同樣如此。

他就發現自己有點看不懂蔻蔻了,很多時候也理解不了她的想法。比如說今天,蔻蔻提起了蜜黛爾。

“卓楊,我給蜜黛爾打了兩次電話她都沒有接,掛掉了呢。也沒有回過來,好奇怪,你知道為什麼嗎?”蔻蔻握著手機問他。

卓楊停下正在彈奏的手指,木呆呆看了過來。眼睛過來了,腦子還沒有。

他正在彈李斯特的《鐘聲》,也叫《泉水》,是李斯特《帕格尼尼主題大練習曲》六首中的第三首,以高難度和極限式指法跳躍著稱。至於它聽起來到底更像鐘聲還是更適合聯想泉水,並沒有誰給定下死規矩,反正卓楊腦子裡再想足球,想明天晚上的國王杯決賽。

琴聲適合暢想,所以蔻蔻在問他,卓楊雖然停了下來,但手指仍然撫在琴鍵上,保持著隨時繼續的姿勢。

“哦,是嗎?”

蔻蔻撅嘴了。“我在問你呢,你怎麼回答‘是嗎’?”

“哦,是……我怎麼會知道呢?”

“卓楊哥哥,你幫我分析一下嘛。”

“興許……她在上課?”

“晚上沒有課。”

“那就是在睡覺。”

“才幾點嘛,哪有這麼早就睡覺的。”

卓楊無可奈何地說:“那就是在吃飯、上廁所、洗澡、聚會,總之一定是在忙。”

見到蔻蔻生氣地瞪著他,卓楊這才把手從琴鍵上收回來,也挪動屁股擰轉麵對著她。“親愛的,你不會認為蜜黛爾故意不接你的電話吧?怎麼可能嘛!”

蔻蔻沉默了一小會兒,說到:“卓楊哥哥,……咱們這幾天去一趟倫敦吧,去看看蜜黛爾,和她談談。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