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六章 生同衾死後同穴(1 / 2)

金色綠茵 卓色彤 3854 字 1個月前

.,

維也納是哈布斯堡家族曾經的大本營所在,他們以維也納為根基統治了神聖羅馬帝國和其後的奧匈帝國長達800餘年,可以說是哈布斯堡家族造就了維也納這座城市。

維也納是一座非常美麗的城市,它有許多宏偉的古建築,都紀錄著哈布斯堡王朝時期的故事。夏宮美泉宮和冬宮霍夫堡宮算是其中最為著名和標誌性的建築,而在距離霍夫曼皇宮不遠的地方,位於維也納老城區的嘉布遣會教堂(kapuzinerkirche)則顯得很不起眼。

這座修建於1617年隻有兩層、占地500平米其貌不揚的小尖頂建築,卻對哈布斯堡家族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因為這裡是他們最主要的祖墳。

在嘉布遣會教堂的地下,存放著哈布斯堡家族146具靈柩,其中有12位皇帝和19位皇後。

歐洲貴族死後不興咱們中國古代那種大型封土墓葬,而是就裝進棺材擺在專門的墓室裡。當然,遺體也會做專門的防腐處理,據說還要掏去內臟另行保存,這裡不做探討。

所有靈柩都是由鋅和銅製成,皇棺造型各異,做工精良,雕刻精致充滿藝術感,棺材的縫隙被青銅澆注封死,加之日常養護得當,因此幾百年來,當人們走進這個皇家墓室,卻聞不到一丁點兒的異味。

人們滿懷對逝者的敬意,以及對過去那一段輝煌的皇家曆史的感慨漫步其間,絲毫不會給人驚悚和恐怖的感覺。

蔻蔻的六世祖,那位奧匈帝國皇帝陛下、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和他的皇後茜茜公主的靈柩就停放在這裡。還有五世祖、歿太子魯道夫也在此處。

最新一位被安放在這裡的靈柩,就是前年剛故去的老大公奧托·馮·哈布斯堡-洛林,他是奧匈帝國末代皇太子,也曾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族長,自然是有資格的。

茜茜公主當年在日內瓦遇刺身亡之後,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皇帝剪下她的一縷秀發揣入懷中,他喃喃地對身邊人說:你們永遠不會知道,這個女人我有多麼愛她!

18年後,這對兒恩愛夫妻終於安靜地在一間墓室裡永遠相聚。單獨的墓室裡有三副靈柩,中間是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右側是伊麗莎白皇後,左側是他們的兒子,皇儲魯道夫。

根據傳統,教堂墓地幾百年來一支由嘉布遣會修士看守、監護和管理,奧匈帝國之後奧地利政府對此負責,哈布斯堡家族並不太過問,隻是定期前來祭拜悼念一番。

但卓楊這次陪著蔻蔻過來,並非簡單憑吊先祖,而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有一項隆重儀式要舉行。

蔻蔻家決定將先祖母格瑞絲·梅瑞狄斯女侯爵與先皇太子魯道夫合葬。

梅瑞狄斯夫人去世於瓦杜茲,他的靈柩也一直停放在那裡的教堂地下墓室,而且皇孫休伯特、蔻蔻的爺爺路德維格大公,還有曾祖母赫士列特女伯爵與祖母格拉蒂絲公主的靈柩也都葬在那裡。

以前因為與哈布斯堡馮家的尖銳矛盾,約瑟夫一家並不被當做核心成員看待,自然就沒有安葬在嘉布遣會教堂墓地的資格。說實話,那會兒蔻蔻一家也不稀罕。

但現在不一樣了,約瑟夫一係成為了哈布斯堡的主脈,家族裡再沒有比他們更尊貴的身份了。而且約瑟夫家這麼做,主要還是想了卻梅瑞狄斯夫人的心願,也給她一個名份。

因為生下了皇孫休伯特,梅瑞狄斯夫人被皇帝遺詔冊封為女侯爵,她身份上是皇孫的母親,但從哈布斯堡王族這邊來看,始終隻是魯道夫的情人,而且還是之一。

但梅瑞狄斯深愛魯道夫卻是真誠的,直到去世她也未曾抱怨過渣男皇太子一句。生不能同衾,惟願死後同穴,這想必是梅瑞狄斯夫人最大也是最後的心願。

至於合不合規矩,現在哈布斯堡家族中蔻爸奧地利大公弗蘭克·約瑟夫最大,他就是規矩本身。